故宫建筑中儒家“和”的艺术精神探析.docVIP

故宫建筑中儒家“和”的艺术精神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宫建筑中儒家“和”的艺术精神探析   摘 要: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被称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理论无疑会影响着故宫的建筑形式与风格。本文从天人合一、中和为美和等级秩序这儒家思想的三个方面,解读故宫建筑中蕴含的儒家和的艺术精神。   关键词:故宫;儒家;和;艺术精神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47-02   人类居室自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发展到高台宫室阶段之后,历代宫殿的营建都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的宫殿规模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正如西汉初期营建未央宫时萧何所主张的“无壮丽无以重威”。这个设计思想不仅为汉代所尊崇,而且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最后一座皇宫,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历史成就。在占地72公顷的北京故宫中,有一条2000米长的内河,桥涵20座,分布着宫、殿、楼、阁、亭、榭、厅、堂、廊、厦、门、庑,起伏错落,疏密有致,体现了传统宫殿建筑艺术的壮丽和雄伟。故宫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已经历了将近600年的沧桑,闻名于全世界。   一、“天人合一”的君权神授   严格意义上讲,“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儒家思想所独有,季羡林就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道家和禅宗都对其作出过解释,以下所讲的故宫建筑的“天人合一”是从儒家思想角度所阐述的。我国古代政治中最重要的内核,是皇帝与上天之间存在的“血缘关系”。正是因为君权蒙上了宗教神权的神秘面纱,所以皇帝被人们尊为“天子”。西汉董仲舒顺应时势,糅合和吸收诸子百家思想,改造和发展新儒学,把祥瑞、灾异等征兆和人间世事联系起来,以天人感应式的“天人合一”理论来树立君王的权威。正确利用天人感应,是保持政权长治久安的要诀。故宫作为君王的栖身之所,必然要体现出皇帝的天赋神权,至高无上。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皇宫中历史最悠久,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封建皇宫。所有建筑依着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内城建筑群体象征紫微,外城建筑群则象征二十八宿及全天星斗。   故宫的内廷由两大块组成,一是条中路,这条中路以乾清宫为中心,二是寝宫建筑群。紧靠乾清宫东西两侧的是东、西六宫和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等。这样的布局体现出统治者对于天象的重视: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征一众星辰,乾清宫对应着天,坤宁宫则对应地,总体上构成群星拱卫的格局,更加体现了君主的神圣。   在太和殿的内部,御座被高置在高约两米的基座上,御座高高升起,象征皇帝至高无上。太和殿内东西共直柱十二根,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南北六行七十二根,法五行所得日数;阶基三层,法三统;堂四向五色,法四时五行,无一不凸显出古代帝王的意识形态,象征君主统治的永恒、并且有着上天的庇佑。   二、以和为贵,中和为美   (一)命名原则   首先,最表面最浅显体现“中和”思想的是故宫宫殿名称中直接含有“和”字。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和”出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除了宫殿名称直接含“和”外,还有太和门、熙和门、协和门等等。明清两代的帝王认为,只有一个和谐的王朝,其统治才会国泰民安,万世长存。   其二,故宫建筑名字很多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象征意义,体现当朝统治者渴望以“和”为贵、长“和”不衰的理想与政治抱负。以最具代表意义的太和殿为例,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原名奉天和皇极)的名字“太和”二字,它象征着统治秩序的和谐、神圣难以侵犯,是统治者自认为的秩序的最佳境界和效果,也寄托着江山永保的美好希望。因此,太和殿不仅是故宫最高大、最宏伟的主体建筑,并且位置处于北京城和故宫的中心,是一个居于要位而统领一切的领袖和枢纽。它从名到实都代表着和谐秩序, 表现出统治者的绝对自信。   其三,故宫部分宫殿的名称命名来源于《周易》,体现了阴阳调和之意。除“三大殿外”,皇帝居住的宫殿称“乾清宫”,以取乾卦象天、象阳、象龙、象君之意。乾清寓意“皇天清明”。皇后居住的宫殿称“坤宁宫”,以取坤卦象地、象阴、象妇之意。“坤宁”寓意“大地安宁”。两宫之间的殿称“交泰殿”,因《易经》中泰卦为下乾上坤,有天降地,地升天的天地互交之意,故称交泰。《易经》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交泰殿”位于乾、坤二宫之间,故称“交泰”正合其意。   (二)建筑原则   在中国历史上,孔孟之道对文学、艺术与宫殿建筑影响很大,许多朝代的宫殿,尤其是西汉以后,在不同程度上都效法儒家经典所阐述的营建制度。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京城的规划中心仍是以紫禁城为中心,以贯穿奉天殿宝座正中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