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经念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说波兹曼另一本《童年的消逝》写得更好些,于是买来看。看完最重要的收获,是晓得原来童年是人造的,不是天然存在的。印刷术之前,儿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学徒,去干农活,去生养后代的。印刷术让识字教育成为必需,于是迈向成年的道路,必要进学堂,进行思维、礼仪的包装,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园。电子时代来临,媒介被电视垄断,童年与成人的界限又模糊起来——下班时段放的这种“帮女郎”节目,无区别地播映给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便是最浅显,也最有力的证据。大人世界有多少以往不应被儿童知晓的丑陋秘密,现在也不再是秘密,也不丑陋,竟成了儿童的日常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哪怕是最伟大的人物,都会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成为孩子。这是人类成长历史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情绪。
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原型”,它促使我们不断寻求纯真、无压力、恣意、率真的生活状态,而这正是我们孩童时代的生活缩影。这种孩童时代的缩影不仅属于我们个人,更属于整个人类。它根深蒂固、与生俱来,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也就是说,自从我们一出生,我们就渴求着孩童一样的生活。即使成年,这种对原型的“渴求”也在或明或暗地不停跳跃,使我们梦想回到过去。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孩童”的影子,只不过有人表现突出,有人表现隐晦。我们生长在一个比较开放的年代,所处的环境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倾听来自自我的声音,并按照自我的要求去展现和张扬个性,按照个性的要求去生活。但同时,我们又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无法寻找“原型”和现实的契合,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是孩子,我们只能在梦中或者某些特定的戏剧情景下成为孩子,以求心理上的补偿。而由于成长的经历不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在卧室里撒娇,有些人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发嗲,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儿童化易成病态心理“成年人喜欢动画、玩具,这是一种内心‘儿童化’的表现,这一现象的产生通常与现在年轻一代工作或者经济压力过大有关成年人借其回味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躲避现实社会的竞争,在卡通的世界里,成年人不仅能找到童年时代的无限快乐,还能得到简单时尚的精神慰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该想的和该做的事。这种违背常理的成人儿童化现象一旦过度,较容易演变成一种病态心理。儿童化的成人,打破传统的规则,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极不符合的追求儿童特征的思维观念。其心理年龄往往是滞后的,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和逃避,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孤僻、忧郁、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疾患。不利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生活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幼稚”成年人依赖心理强
成年人的幼稚、装嫩心理如果发展到极致,可能会进展成为“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彼得·潘生活在梦幻里,永远也不想长大。我国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也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依赖综合征”。
这类人不愿意以成人的标准看待自己,感兴趣的大部分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对个人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尽管他们都已经三四十岁了,但是他们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观方面比同龄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综合症
成年人面对社会的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Peter Pan是著名童话《小飞侠》(改编自英国苏格兰剧作家巴里所著剧本)中的主角彼得·潘(系一永不长大的小孩)。Peter Pan一词在英语字典里的解释还有天真而不懂事的成年人,以及(女装或童装的)小圆领。彼得潘领来源自彼得潘的经典衣着,这种扁平圆领最初只是用在童装设计中,但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领口的设计开始应用在成年女装之中。在近几季的Chloe、Miu Miu等品牌中更大量使用,简洁大方的PETERPAN圆领是甜美的淑女最爱的领子了,以不同尺寸、大小及搭配方式,为我们表达出了彼得潘圆领的多变特质。我写博客的时期,他说过一句话,“要服务,不要表达”是说不要以优越感自居,媒体的平台不是用来表达个人见解与思想的,是提供观众事实与信息,让他们来思考的。
结,“你现在成熟了,敢跟领导开玩笑了,说明你放松了” 我哈哈笑。但是,讨厌的是,他永远是对的。八年来,我始终跟他较着劲,他说什么我都顶回去,吵得厉害的时候,电话也摔。今年教师节,我给了他发了一条短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节《常见的策略》教学设计.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JB81-1994法兰(详细规格尺寸表).pdf VIP
- 读后续写(第一次独自骑自行车)讲义-2023届高三英语写作专项.docx
-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技术要求.pptx
- (高清版)DB4401∕T 109-2021 《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规程》.pdf VIP
-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06.热对流 教学设计含反思.doc VIP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pdf VIP
- TZS 0678—2025《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本底血清样本管理规范》(水印版).pdf VIP
- YY_T 1892-2024 断裂点簇集区-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