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
——抚宁一中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四中教育考察报告
在教育系统大力推进新课改和促进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山东潍坊市安丘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考本科录取率连续8年在安丘市排名第一,特别是2007年,全校906人参加高考,考入重点分数段197人,本科段632人,并有1人考入清华,高考本科录取率列潍坊市78所高中第三名,把许多一流生源的中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成为享誉全国的农村名校,创造了农村高中的教改神话。
人们震惊于安丘四中的横空出世,纷至沓来的人,怀着“朝圣”的心,从四面八方会聚到安丘四中,破译、解密、探访、考察,甚至怀疑……我们揣着同样的想法,寻找所期待的答案。从安丘四中的大门口,从校园的操场、教室、宿舍、甚至是厕所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耳听目染,寻找、发现、探究,不同的人得出同样的结论——奇迹。因为:
其一,安丘四中办学条件差。安丘四中地处潍坊市,安丘市(县级市)南40里的凌河镇,属于农村。校园并不漂亮,大多数学生还在平房上课、住宿,教室没有电化设备,基础设施简陋,听课时看到学生作业,还有用蜡纸刻写印制的,老师们的办公室连一台电脑也没看到。学生宿舍也狭窄、拥挤,并不整洁。办学硬件设施远不如我们,比之城区一些重点中学、贵族学校可谓天壤之别。
其二,师资水平不高。原来师范类大学本科生基本没有,只是近年来学校自己从师大招聘了20多名大学生。通过听课,我们的同感是教师大多是当地师范毕业生,因为普通话讲得不太好。他们在既没有理论指导又缺乏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没有去有关部门申请“课题”立项报告,也没有执迷于专家浩瀚的理论里溯本求源,执著于天南海北四处寻宝取经。
其三,生源基础差。安丘四中生源是安丘一中在全市招走1000名学生后,在当地两个镇按划片招进的,属于二类甚至三类的生源,现在高一10个班,高二8个班,高三14个班,在校生2000多人。因为近年来高考成绩好,有一部分外地借读生,但高考不能在安丘四中报名,也就是说,借读生高考成绩不管好坏,均不属于安丘四中的成绩。
那么,小米加步枪式的安丘四中,为什么在高考这场硬仗中打败武装精良的城区重点中学,我们一中考察的同志们在座谈时深切感到,安丘四中的奇迹与八路军打败日本鬼子、战胜国民党道理相同,就在于安丘四中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有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有一种审慎严谨的求实态度。因此,能从乡土学情实际出发,产生了原生态、本土性的“土办法”:
浓烈的校园文化熏染
安丘四中的校园营造出书香氛围、诗意氛围、儒雅氛围。校园文化,墙廊有痕。一走进安丘四中校门,西侧墙上写着:“社会评论:安丘四中今非昔比;教师坚信:四中学生潜力无穷;儒士箴言:坚持不懈,必定成功;送进一个学生,还你一个栋梁”;宿舍楼上醒目地写有“安丘四中——大学生的摇篮”。
走进安丘四中的校园和教室,满眼看到的都是一些催人奋进话语和发人深思的哲理名言:“育人与育德并举,树木与树人同步”“勤学大家敬,好问志气高”“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自信创造奇迹,拼搏续写神话。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教室内外既有名人名言,又有学生名言:“认真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人”“课堂因效率而精彩,学习因自主而快乐”“细心决定成功,规范决定高智”“想要凌云壮志,做要脚踏实地”“别为地上一分硬币,错过天边无限的彩虹”等。
马克思说:“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会时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人文教育的涓涓细流,汇聚师生的生命之海,渐渐地形成了一种知难而进、昂扬自信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把学习内化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是实现学校和学生共同愿景的集中体现,是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互塑,从而不断指向实践改善和行为提升,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特色形成的过程,也便产生了“化”人的特殊力量,有了征服一切的特殊魅力。
感恩教育成为学生的动力源
针对独生子女多和乡村生活水平相对困难,从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学会感恩、回报父母的教育。学校做为一项硬性规定,让语文教师布置亲情感恩作文。每学期都要给父母写一封信,老师改后寄给家长。有个同学在信中写道:在我的人生中,我相信在明天我会很成功,因为在今天我很努力。我的努力是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因此我的报答方式很简单也很直白:只要父母高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在一间教室,我们看到了墙上张贴着这样的标语:“我们是老百姓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天天盼着我们成才,我们拿什么报答他们?争气!”老师们常常站在这个角度上去教育学生:“这个社会是靠能力吃饭,没有能力,不能展现自我,就没有机会。”安丘四中学生的父母多是迄今仍然比较困难的老百姓,学生除了考学,只能重复父辈的“故事”。他们没有考虑自己生活学习环境多么艰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道依茨 TCD4.1 6.1操作手册.pdf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募集说明书.pdf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整理和复习》(课件).pptx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信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四).pdf VIP
- 2025《建筑施工行业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新修订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