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摘 要]品读与模仿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而改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同时,语言发展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理解情节由“二变三”的表达作用,最后引导学生补充情节,让学生获得语言、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思维 认知冲突 情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6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前言部分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小学生而言,听说读写相对简单些,容易掌握;而“文学活动”比较博大精深,不易掌握。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范文,值得学生品读与模仿。品读与模仿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种初级阶段的文学活动。而改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文字运用。   对苏教版第九册《伊索寓言》中的《牧童与狼》一文,五年级学生非常熟悉。他们小时候都听过这个故事的中国版《狼来了》。《狼来了》与《牧童与狼》的主要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要告诫我们“不能撒谎,撒谎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不过,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狼来了》中的牧童总共喊了三次“狼来了”,也就是撒了三次谎;《牧童与狼》中的牧童喊了好几次,但是具体叙述只写了两次“狼来了”的经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两个故事,哪一个更精彩呢?如何将《牧童与狼》中的“二”变成《狼来了》中的“三”呢?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探究的内容。为此,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二变三”的课堂教学环节,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一、认知冲突,点燃学生语言思维的火花   心理学认为,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就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认知冲突就是一个人已经掌握的语言运用知识与当前面临的语文教学文本之间存在不平衡,而产生的疑惑而矛盾的心理状态。《论语》中也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明代的大理学家朱熹对此的解读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这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就是一种认知冲突。在教学中,要通过有意的设问,诱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让学生产生疑惑,然后层层深入,将疑惑一一解决,达到认知的平衡。   随着教学的步步深入,《牧童与狼》的寓意也慢慢地被揭示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与接受了。   师:同学们,故事中牧童总共喊了几次“狼来了”?   生1:两次。   生2:不止两次,有好几次。   师:为什么说“不止两次”,而是“好几次”呢?你从哪里看出的?   生: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好几次”――“他好几次大喊”。   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也发现了“好几次”这个词语,我同意他的看法。   师:很好,大家都找到了关键词语――“好几次”。看来同学们在读课文时,都非常仔细认真。不过……   生:对了,老师,为什么课文只具体叙述了两次大喊“狼来了”的故事情节,而没有叙述三次或者四次呢?我小时候也听过姥姥讲过《狼来了》的故事,她讲的时候好像有三次“狼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也听过这个故事吗?是不是和他有相似的想法?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难住了。他们陷入了沉思。学生由课前的“无疑”变成“有疑”,而且这样的“有疑”非常明确:为什么课文只具体叙述了两次“狼来了”的情节,而没有具体叙述三次呢?有了明确的“疑惑”后,学生也就有了认知冲突的具体内容与成长的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此时,学生生发的问题,是教师有意而为之,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启发。它点燃了学生语言思维发展的火花。   二、“由二变三”,明确学生语言思维漫溯方向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也促进语言的发展。学生的语言训练与思维的训练需要我们教师明确方向。诗人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波三折”就是文章不平的情节,也是文章引人入胜的关键。因此,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让学生在感悟“一波三折”这个重要文论知识的同时,语言与思维的训练也有了明确的方向。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个普通的“三”吗?(随即,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三”字)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看书。中国古典名著,你们也读了一些,有没有看到过一些故事的题目含有“三”字的?(这个问题很快就被学生接受。他们开始全面搜索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有学生在下面就开始说了“三打白骨精”)   师: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