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诚信思想的传承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系统技术部为中心 系统技术部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了崇尚诚信、贬耻伪诈的优良传统,构建了一套极为完整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体系。 儒家思想作为统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正统文化,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思想史领域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一、儒家的诚信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儒学经典《大学》, 以其独特的方式论述了个人修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提出了“修”、“齐”、“治”、“平”的著名论题,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应以修身为本。 修身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诚信的品德。诚信,是人类合作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有“民无信不立”之说,孟子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之辩。 我们说,遵守规则,无论是自觉或强制,都是诚实守信的体现。 综观儒学的发展,从《诗》、《书》、《礼》,到《论语》,再到《大学》,是一种以“诚”代“信”的大趋势。 《大学》之前的儒学,着重强调“信”。简单来说,人能讲“信”的结果就是得到别人的信任,人们可以保证一次守信,但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地终身守信少之又少。 古之圣贤尚且以此为叹,足见“信”之不可以期,转而求“诚”。“诚”一旦成其为一个人的品质,则不必刻意为之。 二、“诚信”得以实现, 有赖于人们对“慎独”的坚守 儒学“诚信”的基本内涵就是诚实信用的品行,具体来讲就是虔诚信奉、诚实守信、忠诚信义。 在古人看来,作为伦理学概念的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一种成仁成圣的道德修养方法、境界和能力。《中庸》云:“君子诚之为贵”、“诚之者,择善而固守之”。 这说明,诚信道德蕴涵着诚实守信、真实不欺、恪守诺言,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和义务心。亦即“慎独”。 “慎独”是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慎,谨也;慎,诚也;慎,德之守也。 可见,“慎”是恭谨之意。“独”有两个含义: 一是单人独处的具体方位, 一是内心活动的状态。“慎独”的本质内涵就是在任何状态之下都应诚实无欺。它不仅要求人们根绝欺骗他人的行为,而且要求人们遏止欺骗他人的念头。这是一个极高的境界。 人们在监督之下,往往还能循规蹈矩,失去监督则不免放纵自己。但任何监督都有漏洞,任何机制都有缺陷,这就为人们的“自欺”与“欺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这是连现代法治社会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遑论区区一个单位。规章守则的制约,远远不及自我约束来得彻底、有效、可持续。 《大学》诚信思想倡导以个人自律以达到“诚其意”的理想境界—— 慎独。这一点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图书馆,尤为重要。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要求我们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意识。为读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需要我们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是为诚,是为信。 因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以自律为上。作为一名图书馆人,诚信的品德尤为重要。惟其诚信,方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三、以儒学诚信思想引领 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管理 以勤工助学岗位职责为例 每一个勤工俭学岗位,都有各自的职责,但我们无法由始至终监督他们的每一项工作。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主要依靠每位同学的自觉。 这一份自觉,从何而来? 首先,树立诚实守信的风气 一旦良好的风气形成,以食言失信为耻,每个人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诚恳地履行自己的义务,无浮夸之风,无欺诈之人,这个集体自然会和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起到表率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 儒学倡导谨言慎行。勤工俭学同学值班的全过程,都是和工作人员在一起。工作人员的管理态度,一言一行,将会更加直接地影响勤工俭学同学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勤勤恳恳,踏踏实实,那么就会对这个岗位上的勤工俭学同学产生良好的影响。 久而久之,他们会具备这样的素质:始终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已的本职工作。 其次,言传身教。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融入图书馆这个管理集体,从而发自内心地爱岗敬业。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健康的,积极的“大流”,让大家去跟随。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 我曾经做过一项观察:如果某一位学生在离开的时候,自动把椅子归位,他的这个动作常常会影响周边的同学。至少同一排的下一位同学离开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照着他的做法,把椅子放整齐再离开。 镜头一: 去年暑假,经管学院刘秉森老师在电子阅览室门口捡到一百元钱,交给值班的同学。正值午餐时间,值班老师不在。值班的同学把100元放在抽屉里面,还在工作日志上面做了详细记录,并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这件事情。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