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薄弱高中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摘 要]由于硬件建设滞后、信息化意识淡薄、教改动力不足,薄弱高中的历史教学信息化现状令人担忧,尚处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在加大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不断提升薄弱高中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并以信息化支撑历史课程的教与学。
[关键词]薄弱高中 历史教学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160090
时下,教学信息化之飓风正席卷大江南北,相关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然而,薄弱高中的历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却步履蹒跚,专门研究薄弱高中的历史教学信息化之成果鲜有面世。事实上,历史教学信息化不仅利于薄弱高中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更关乎整个高中教育发展的公平。
一、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的现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以来,现代技术开始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并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从公开文献及实地调查看,薄弱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现状却令人担忧。
从硬件方面说,虽然绝大多数薄弱高中已经告别了“三机一幕”时代,历史教师备课使用的电脑、网络等信息化核心设备基本达到要求。然而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辅导的信息化设备却还处于经典“CAI”阶段,即传统教室+电脑+投影仪+银幕,而且因为保养不当或更新不及时不能保证随时可用。至于学生学习历史课程所需的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设备则与当代历史教育信息化潮流相距甚远。其一,信息化设备的数量不足。一所有几百甚至近千名学生的高中仅有一间机房的情况不在少数。在这种条件下,顺利完成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就不错了,哪有专门让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网络教室?只有达到某种级别的公开课才可能让学生上机房学历史,平时机房是不对历史课开放的。其二,信息化设备的质量不高。信息化设备的造价比较昂贵,在教育经费倾向优质高中的社会背景下,薄弱高中的教育经费常常出现缺口,因此薄弱高中信息化设备的配备、保养以及更新常常比较落后,其网络带宽不足、电脑运行缓慢、历史教学资源短缺。
从软件方面说,尽管对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嗤之以鼻,仍然执着奉行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闯天下的教师甚少,但是大多数历史教师以及学校主管对历史教学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他们认为备课时上网查询资料、利用电脑制作或改编课件、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就是教学信息化的全部。大多数教师只有在上学校公开课、上级调研课时才“表演”信息化教学。常态历史课堂仍然只靠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者居多。即便少数教师“热衷”历史教学信息化,也出现了不少偏差:要么就是由过去的“人灌”课堂变成“机灌”课堂,要么就是仅将多媒体作为增加一块黑板使用。至于“慕课”与“翻转课堂”之教学理念,与历史教学所需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网页制作、虚拟图书馆建设之应用技术以及指导学生信息化学习之意识与能力,同样与当今历史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相距甚远。
由此可知,当前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结合仍然处于初级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多媒体简单应用为主”[1]。对于薄弱高中来说,“宽带网络校校通”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进之路任重而道远,历史教学之信息化仍然处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级阶段。
二、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因素使得薄弱高中历史教学信息化进程缓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其一,其历史教学信息化硬件建设相对滞后。与优质高中相比,薄弱高中在政府支持力度、师资整体水平、生源基础素质以及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2012年全国普通高中建网校比率为80.3%,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普通高中信息化条件差距任务仍然艰巨。”[2]以每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为例:东部地区是66.1座,中部地区是27.3座,西部地区是34.6座,全国平均是44座。显然,薄弱高中还达不到这个平均数。三年后的今天,这种差距仍然没有明显改观。其二,历史教学信息化意识相对淡薄。在传统观念中,高中历史教学就是教师整理并讲解知识要点加上学生识记海量史实。受此类观念禁锢的任课教师自然认为信息化对教学特别是对高考复习没有什么作用,甚至还可能影响学习效率,恶化校园手机“顽疾”。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业务主管认为历史学科是“副科”,哪有财力与精力“额外”建设历史学科专用的信息化资源?即便有学科通用的信息化资源,也得对语数外等“主科”礼让三先。陈旧观念使得历史教学享有学校信息化资源愈来愈少,导致薄弱高中的历史教育资源被边缘化现象普遍存在。其三,历史教学信息化动力相对不足。与优质高中相比,薄弱高中的历史专业教师比较少,而且队伍不稳定。许多历史教师出于职业发展、待遇等方面的考虑倾向于寻找机会向优质高中流动。因此长期留在薄弱高中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防洪治理工程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如何正确填写 《入党志愿书》.ppt VIP
- - 数码相机 - 佳能 - EOS-1Dx Mark II说明书.pdf
- 校园共享单车租赁服务系统APP设计.pdf VIP
- NIFD:人工智能-2024Q1中国宏观金融报告-NIFD季报-探寻新质生产力(2).docx VIP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新建香兰素仓库嘉兴市南.docx
- SalesDriver:2024中国B2B企业信息流投放获客白皮书(1).docx VIP
- 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 童庆炳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ppt VIP
- 啤酒厂能耗管理.docx VIP
- 文华财经期货软件指标公式源码九转系列指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