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除草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象牙塔里的“除草人”   关常新,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0年出生于一个音乐家庭,父亲是西洋音乐理论家及音乐史教授并从事音乐学研究;母亲是作曲教授。二人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4岁起随母亲学习钢琴和乐理并接受视唱练耳训练,在青少年时期还先后接受过陈华逸、赵碧珊、伍政文、潘醒华、赵屏国、李惠莉等名师的指导。曾就读于广州(现星海)音乐学院附中,数次参加少年钢琴比赛获奖后,被选送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应诗真教授学习,翌年即赢得该校钢琴比赛一等奖,后因成绩优秀先后获保送进入院本科及研究生部学习。1992年起进入杨峻教授班上学习,在其指导下,参加首届全国钢琴邀请赛获奖。随后,应邀代表中国赴日本参加1993年东京世界青年音乐节,其独奏演出获一致赞誉。崭露头角后开始了演奏事业,包括举办个人独奏会巡演、室内乐音乐会、与交响乐团及芭蕾舞团合作演出等,并应邀在中国著名作曲家蒋祖馨钢琴作品音乐会上演出。以《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为论文及毕业独奏会课题获得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荣获“沈心工”“傅成贤”等奖学金及北京市“三好学生”荣誉奖章,并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作为出自广东省的优秀青年音乐家,受到广东省电视台和广东电台音乐台的专访报道。   1996年,获奖学金赴美国得克萨斯克里斯蒂安大学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从克莱本钢琴大师班创办人及执行总监塔玛什?翁格博士,同时兼任此大师班常务助理、协奏曲比赛钢琴艺术指导及该音乐学院助理钢琴艺术指导。在校期间,参加第8届“马丁纪念奖”钢琴比赛获第一名。1999年,获该院钢琴演奏硕士学位。   2002年,回国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在该系成立初期承担了大量学科建设工作。其撰文及译文多次国家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发表,在教学上多次获得荣誉。作为主要创建人之一,于2006~2008年任该院主办的北京国际钢琴艺术节艺术总监助理及组委会成员。作为独奏及合奏艺术家,多次应邀在美国、欧洲的等国家的多个城市、院校、艺术节及大师班举办独奏会巡演和讲学,所授的部分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比赛奖项及奖学金,并纷纷进入世界知名音乐院校继续深造。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担任评委,并应邀担任北京知名高校音乐特长生钢琴招生考试评委。于2011年协助创办了美国科罗拉多国际钢琴大师班及钢琴比赛,并任中国区主任及大师班常驻客座艺术家及教员。   关常新,生于上世纪70年代,伴随他们青春的是中国信息时代的开启与改革开放的浪潮,因此在他的身上也烙印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刻苦、踏实、努力。他也许不是中国众多钢琴演奏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但在专业上的确称得上是勤奋、刻苦,最具职业良心和操守的“园丁”。   谈及关常新的学琴过程,他称自己学琴算是“近水楼台”。父母双双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父亲教音乐史,母亲是教作曲。父母二人毕业之后,上世纪60年代到广州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教学,算是国内比较早期的专业音乐教师了。除了父母,家里其他人也与音乐关系密切,关常新的姑姑是声乐教师,姑父是钢琴系主任,家里的音乐气氛极为浓厚。   除音乐外,关常新还接触到其他艺术的熏陶。据他回忆:“那时候有五七干校,广州当地所有文化工作者都统一住在一个大院里。我从小生活的环境就是随处可见各种艺术形式。晚上跟爸妈去串门,进门不是剧照就是雕塑、油画,大人聊天我就到处翻着看,大院里面随处可见各种艺术品,尤其是那些大人不要了的残品都成了我的‘玩具’。”在这样的环境中,关常新一天天长大,虽然那时候学校根本不正经上课,但是母亲对他的音乐教育却一点没有放松。   母亲对关常新的启蒙,对他现在的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他说:“当时,我的启蒙任务自然就落在我母亲的身上。她尽管能作曲,也教学生,但教我这种白丁并没有什么方法,而且我学琴的时候也不兴跟固定老师学,都是我母亲看哪个老师有时间,就让我去跟着学学,没有系统化的启蒙训练。别看我3岁就开始弹琴,但是走过弯路,浪费了不少时间。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我妈让我视谱,因为我在数加线的时候看错了,我妈打了我,我就哭,哭得眼睛都花了,我妈还让我看,眼睛花了还能看清楚吗?我就又说错了,结果又是一个嘴巴子。这事让我印象极其深刻。后来我回头想想,我妈之所以打我是因为她觉得简单,但是我并不明白啊,其实还是教学上没有方法。回想起启蒙时受到的这些学琴之苦以及走过的弯路之后,又不得不痛改错误的那段经历,让我感触很多,坚定了我现在坚持教初学的孩子学琴的信念,希望他们不要走弯路。”   珍惜每位老师的教诲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关常新就是如此。即使今天成名后,他仍然感恩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帮助,甚至在简历上都会注明曾经教导过他的所有老师。他说:“每当我听到某些学生谈到,有时候会与老师配合得不够顺畅时,我就想告诉学生们,每位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