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生站轨排区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生站轨排区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15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3月13日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2、编制原则13、编制范围1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工程地质概况23、工程水文概况3三、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方案41、预应力锚索概况及施工流程42、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四、施工计划91、工期安排原则92、计划开工、完工日期(暂定时间)9五、资源配置101、劳动力配置102、机械配置103、 材料供应10六、质量控制11七、安全措施121、防火安全措施12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2八、环境保护措施141、自然环境保护142、保持环境卫生143、施工噪音控制持144、内燃机械空气污染控制145、施工污水处理146、地下管线保护15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1)本标段地质详勘报告;(2)长沙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J/T15-20-97);(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BJ94-94);(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8)本工程基坑设计图纸;(9)我单位现有的管理、技术水平;(10)设备及其他资源投入情况;(11)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2)业主的相关管理文件及本单位的投标承诺。2、编制原则2.1全面响应合同文件的原则全面响应施工合同,严格遵守施工合同所有条款。2.2确保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的原则满足业主对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确保高效优质完成本标段内所有工程。2.3确保工程组织的合理性、全面性、实用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本工程特点、重点、难点采用先进、科学、成熟、有效的施工方案,并结合本投标人历年轨道交通施工经验,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合理性、全面性、实用性。2.4确保优质工程的原则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2.5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施工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文明施工,爱护环境,千方百计减少扰民,尽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职工安全健康。2.6信息化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控措施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3、编制范围(1)适用于广生站小里程端1-3轴的锚索。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广生站为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广生站位于长沙市开元东路与广生的交接处,开元东路南侧红线外。车站为地下一层半地上一层半岛式车站,车站外包总长439.5m,标准段外包总宽20.5m,有效站台宽12m。车站主体为三层双跨的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约10~12.2m。基坑盾构吊出井内角部各支撑平面内均设置角撑,第一道支撑平面内角撑为1.5mx1.5m厚400mm的混凝土三角撑。钻孔桩与锚喷放坡支护结合面冠梁处设置一道400mm厚角撑,第二道采用1860级 ? 15.2钢绞线预应力锚索,锚索处腰梁采用双拼工22b钢腰梁,锚索成孔直径为150mm。为满足抗浮安全系数要求,车站西端盾构吊出井部分位置采用压顶梁(冠梁兼作)进行整体抗浮,其他地段采用 ?1500人工挖孔桩作为抗拔桩参与抗浮。2、工程地质概况广生站地貌单元属低丘、山岗地貌,车站范围内地面有由西向东的坡度,地面高程约47.55~50.61m。车站上覆岩土层基本稳定,未揭露到明显的断层、构造破碎带、岩溶、土洞、古河道、古洞穴等不良地质作用。建设场地附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不发育。下伏基岩类型主要为白垩系砾岩及泥质粉砂岩等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该车站范围内构造形迹不甚发育,岩层层面稳定、产状平缓,岩体整体性总体较好。根据《长沙市轨道交通3 号线一期工程KC-3 标段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2012 年2 月),根据地质资料,地层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1-2-2人工填土:主要为素填土Q4ml,由于填筑成分的不同及其密实程度的不同,使得其透水性有明显差异。富水性差,透水性弱~中等;5-1残积粉质粘土层:棕红、褐红色,硬塑,为泥质粉砂岩风化残积而成,呈薄层状产出,多呈硬塑状,局部坚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具泡水易软化甚至崩解的工程特点,属弱透水性地层,为相对的隔水层。基坑开挖时,地下水的浸泡易引起围岩软化坍塌。7-2-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成岩矿物显著风化,岩石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但原岩结构清晰,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多呈土夹碎块状,个别风化程度不均匀,强风化带中夹中风化岩或中风化岩中夹强风化薄层,出现“夹层风化” 现象。地层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厚度变化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