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编 元代文学 概 述 一、 元朝历史 我国历史长河中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者来治理全中国的王朝。 《蒙古秘史》 铁木真1206年统一了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儿子窝阔台,在1234年灭了金国,统一了淮河以北。 忽必烈 1368年,朱推翻元政府。元最后的元顺帝逃离大都。元(文学)从灭金时(1234)起,达134年,从灭宋(1279)算有90年。 二、元代文学构成 三、元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 叙事文学居于主流地位,通俗文学创作繁荣 王国维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宋元戏曲史》)。 话本:长篇的如《全相平话五种》P248、短篇的在《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等有收录,“三言” 中有收录 。 划时代意义 2,抒情文学特征 “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进人情。”王骥德 《曲律·杂论下》 A,涌现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刘熙载《艺概·曲概》:“一曰清深、二曰豪旷、三曰婉丽。” B,诗词文 诗:情理兼融.性灵影响了明诗,多元兼融影响了清诗; 词:大致可分为宗苏轼、辛弃疾(刘因、萨都剌).宗周邦彦、姜夔(张翥为代表 ). 散文:主要以韩愈和欧阳修为学习对象(姚燧、虞集、吴澄、戴表元) 思考题:1元代社会有何特点?对元代文 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认识元代文学的特征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盛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盛 一 表现: 1 作家作品多 臧懋循(晋叔)选编的《元曲选》,收杂剧100种,又称《元人百种曲》。 《录鬼簿》第一部专为剧作家作记录的戏曲史著作。共两卷。记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152人,各附有小传和作品目录。 2 反映社会面广泛而深刻 《太和正音谱》的《杂剧十二科》 (1)神仙道化 (2)隐居乐道 (3)披袍秉笏 (4)忠臣烈士 (5)孝义廉节 (6)叱奸骂谗 (7)逐臣孤子 (8)朴刀赶棒 (9)风花雪月 (10)悲欢离合 (11)烟花粉黛 (12)神头鬼面 3 名角辈出,观众众多 夏庭芝《青楼集 》记载了当时知名艺人,主要是南北女艺人,书中有艺人小传、轶事及表演特长,以及某些作家与她们的交往。 总之:元杂剧作者多,至今有姓名可考的尚有90余人;作品数量多,存目有600余种;有剧本流传的有162种。有四本书是研究之的第一手资料:(元)夏庭芝《青楼集》 (明)臧晋叔《元曲选》 (元)锺嗣成《録鬼薄》 (明)贾仲名《録鬼薄续编》 元杂剧兴盛的背景: 社会推进原因 第一、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二、统治者的爱好。 第三、思想自由。 科举中断。王国维 “科举中断,杂剧大 兴”。 文人地位 艺术发展原因 第二节 元杂剧的基本特点(形式) 一 剧本结构 : 1 一本四折(通常) 2 楔子 作用 3 题目正名 二 演唱体制: A,宫调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声。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调式”。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元最通行的12种,“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用五宫四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曲律》:论述了南北曲源流、南北曲的不同的风格。叙述了调名、宫调的来源。第一次对南北曲的创作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比较详尽的探讨。 《唱论》燕南芝庵 B,用韵 《中原音韵》是最早出现的曲韵著作,也 是一部切合实用的北曲用韵谱,是作北曲者所共同的音韵规范。 C伴奏和演唱 三 脚色(角色): 旦:正旦 ;副旦、外旦、老旦、大旦、小旦、花旦、贴旦、搽旦、魂旦(窦娥鬼魂)等 末:正末;副末、冲末(窦天章)、大末、小末、 外末、末泥 净:副净、外净、二净 杂:驾(皇帝)、孤(官员,桃杌太守)、从(侍从)、梅香(丫环)、细酸(穷书生)、孛老(老头)、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孩)、都子(乞丐)、张千李万(衙役) 四 宾白 1,主要用于叙事,交待说明事件、环境、身世,剖白心理:如桃杌太守:“人是贱虫,不打不招。” 2,推动剧情:表现冲突;也刻划个性。 3,用于插科打诨,鞭挞丑类,讽刺现实(如《窦娥冤》中桃杌太守“但来告状的就是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