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研究   【摘 要】修辞法造词是一种古代造词法的一种,它为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种适应汉语特点的能产的造词法。运用修辞学造词法造出的新词,大多为双音节词,十分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修辞造词法种类很多,本文主要对比喻、借代和用典三种双音节造词法进行了重点介绍,希冀引起相关更多的注意。   【关键词】修辞;双音节词;造词法   1 引言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在我国漫长的文字发展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创造新词的方法。如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和综合法造词等。其中修辞法造词就是运用修辞手法来创造新词,它为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种适应汉语特点的能产的造词法。运用修辞学造词法造出的新词,大多为双音节词,十分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众所周知,古汉语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如比喻、夸张、排比、双关等等,那么古汉语双音节词用到的修辞学造词法主要有哪些类别呢?   2 修辞学造词法的类别   2.1比喻造词法   比喻,就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这也是自古以来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修辞方法。使用比喻的修辞格,可以将复杂的东西以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造出大量生动的双音节词语来。一个比喻的修辞格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必须具备本体、喻体和喻词。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使用明喻和借喻创造双音节新词的方式比较普遍。   2.1.1明喻构造的双音节词。明喻就是直接将某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这类双音节词的前一部分是喻体,后一部分是本体。这类造词法在描述人身体特征、神情状态时用的较多,这类词通常本体和喻体都是有名次充当的。如“剑眉”,比喻眉毛很直,像剑一样。常用来形容男子长相英俊,气质不凡。这里,“剑”是喻体,“眉”是本体。类似的还有“蛾眉”,指眉毛像蚕蛾那样细长而弯曲,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弯曲的眉毛。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此外这样的词语还有“杏眼”、“柳腰”、“虎背熊腰”等。   除了形容人身体特征之外,这类造词法也有反映生活的。如“龟龄”,古人认为龟是长寿的灵物,如曹操《观沧海》“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因此,造“龟龄”一词,用以形容人的长寿。北宋张孝天《鹧鸪天 为老母寿》有词“通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   古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还有很多是由动词作为本体的。如“瓦解”,指瓦片破碎了,常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集团破裂了,分解了。北宋文天祥有诗云:“人心已去,国事瓦解”。在这个词中,“瓦”是喻体,指“像瓦一样地”,“解”则是动词性本体。类似的还有“狐疑”,狐狸生性多疑,所以常用来形容人喜欢猜疑。颜师古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成狐疑”。改词中,“狐”是喻体,“疑”是动词性本体。这样的词语还有“蚕食”,比喻慢慢吃掉、消灭。李斯《谏逐客书》“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又如“鲸吞”、“壁立”、“雷动”、“粉碎”、“蜂拥”等。   上面介绍的双音节词都是前一个音节是喻体,后一个音节是本体的。古汉语中还有很多词恰与之相反的,即前一个音节是本体,后一个音节是喻体的。如“云海”,把云的状态比作“大海”,这里,“云”是本体放在前面,“海”则是喻体放在了后边。又如“麦浪”,相容麦子像波浪一般起伏不定。宋欧阳修有诗云:“鸭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类似的还有“泪珠”、“蚕蚁”、“眉月”等。   2.1.2借喻构造的双音节词。借喻构造的双音节词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整个双音节词可以看做是喻体的整体形式。如“鱼肉”,本意是指两种食物,但在古汉语中却是一个双音节词,表示“任由欺凌”的意思。《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后“鱼肉”常用作动词,表示“祸害”的意思。如“鱼肉百姓,以盈其欲”(《后汉书 仲长统传》)。类似的词还有“骨肉”,本指人体的基本组织,构成双音节词后指至亲的人。此外还有“手足”指兄弟,“领袖”指“代表人物”等。   2.2借代造词法   借代是借用与本来事物或现象相关的部分来指代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创造的新词就叫借代造词法。它主要有以下一些用法:   2.2.1借人或生物的某些生理特征来指代相应的人或物。这种造词法应用较多,比较常见。如“黄发”,是指人上了年纪之后,头发逐渐变少发黄,是老年人的一个身体特征,后就用“黄发”代指老年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句子,这里“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又如“赤兔”,本是一种宝马身上的颜色,借代过来表示宝马。类似的还有“汗血”,指一种名贵的马身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