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情浸润的文字
——读高骏森诗
文:从容
认识高骏森是从他发表在中财诗歌版《回乡记》(七首)开始的,读着他这一组诗眼泪都出来了,纯净朴素里那份浓浓的亲情让我心酸,疼痛。后来就开始关注他的文字,在他的文字里了解他,一个八零后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当和他同龄的孩子还在享受着家庭的幸福,享受着读书的快乐时,他却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别唯一疼他的外婆北上南下漂泊讨生活,吃过多少的苦,流过多少的泪只有他自己知道。生活的磨练和一颗敏感的心让他爱上文字,来抒写自己心中的块垒。他是喝着沮漳水长大的,荆楚文化孕育着他的灵气与他的多情才华。一次他在QQ里找到我,我们聊了起来,并互留了电话。几天后我打电话给他,他显得非常惊喜。我们就在网上或电话里聊,彼此安慰,彼此劝勉鼓励。
我把他发到中财诗歌版的诗全部复制下来,足足有六十页,每一首每一首细细阅读,用去了一周的时间。读着他的诗,知道他的诗和他的人一样,非常用心用情。他的诗,是用情浸润的文字,有着身体的温度和脉搏的跳动。
一、难以割舍疼痛的亲情
他在《疼痛的泪》中写到:“野草漫过人身,房子残垣断壁 只是大门敞开着,却听不见里面有任何声音 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妇人,佝偻着背 坐在一把木椅上。头发花白 饱经风霜的面容”,用饱蘸深情的笔几乎情景再现似的写出了回到家乡见到外婆的模样,这样一个场景让人悲凉起来。诗人又用细节的手法再现外婆生活得处境“摆放在门槛的两桶饮用水 桶底生了黑霉,水面飘着青苔 而那一摞堆在蔑篓里 还没有清洗的饭碗 爬着蚂蚁,还有几只蝗虫”。诗人看到这里是心酸而疼痛的,读者在他营造的场景里看到也是心酸疼痛的。这就是当年那个民国少女的外婆,这就是那个含辛茹苦一辈子的外婆,到了老年生活还是这样艰辛,凄苦。这时诗人感情闸门打开,情感倾泻而出“轻轻喊一声外婆 我的喉咙已哽咽,泪水夺眶而出”,外婆年老眼花,半天认出作者来时,慈祥和沧桑交织在诗人的内心,诗人是疼痛不能自己的。“看着您跨过门槛,孱微的身子差点摔地 我的眼泪已裂开了一道伤口”,这是一道怎样的伤口啊?外婆是“那一堆燃尽的煤渣,守着一座老屋沉默”,外婆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贡献给了我们,年老了守着老屋沉默。没有去告诉别人,没有去向外面争取什么。可以通过文字看到诗人此时一定是泪如雨下,心在流着伤痛的血。自己这么大了,还不能报答外婆的养育之恩,还不能照顾好外婆,是一种怎样的伤口啊。
用情浸润的文字,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和技巧的表达,只要如实的再现,那场景,那真情就已经让读者泪流满面了。
疼痛的泪这里到底还有没有人住,我严重怀疑野草漫过人身,房子残垣断壁只是大门敞开着,却听不见里面有任何声音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妇人,佝偻着背坐在一把木椅上。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面容没人猜的出,她曾经是民国的少女还是清朝的儿童摆放在门槛的两桶饮用水桶底生了黑霉,水面飘着青苔而那一摞堆在蔑篓里还没有清洗的饭碗爬着蚂蚁,还有几只蝗虫轻轻喊一声外婆我的喉咙已哽咽,泪水夺眶而出您用满是惊讶而又喜悦的表情看着我是那么的慈祥,又是那么的沧桑半天,一句话也没有说看着您跨过门槛,孱微的身子差点摔地我的眼泪已裂开了一道伤口那一堆燃尽的煤渣,守着一座老屋沉默把一个老人的心情,积压的密不透风哀其不鸣,怒其不争
再来看他后面两首诗《乡愁》和《祭父亲》。《乡愁》中诗人回乡忆起了童年的孤单,小路的冷漠,这是诗人无法抹去的成长经历,痛苦里明白一些世事。童年远去,房屋还在,门却锁着,不能进去,是啊,童年一去怎能复返呢?一同远去的还有那自然纯真。诗人内心却醒悟着,尽管已经长大,田园却荒芜,自己也好像荒芜一样,有着什么呢?没有。这就是乡愁,回乡之后所看见的所感受到的一片荒芜的愁绪。一片玉米林让诗人想起自己和这片土地的血脉相连,玉米从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伸展枝叶,孕育玉米,开出天花直面天空和微风。而自己呢?也是这土地孕育的,尽管一无所有,但血脉相连。于是感情的闸门再次打开,“我终于流泪了。在一支烟即将熄灭的瞬间 像疯狗般咆哮起来,胡乱窜跑 尾随的风声最终把我绊倒在田埂上 一座孤独的矮小坟头,让我在火阳下 嚎啕大哭”。诗人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来到父亲坟头痛苦不已。乡愁在这痛苦里达到顶点。
诗人在《祭父亲》一诗中用口语化的文字,对着里面的父亲说话,对着自己不停地诘问,自责、悔恨充满心间。读着这样的文字再铁石心肠的人都会为之动容。字字平常话,字字满是情。诗人是痛苦的,是悲伤的,但痛苦之后诗人还是明白,九泉之下的父亲是希望儿子生活得好一些。一种更深厚的情生发了,“父亲,日落了,风起了 让我在您的坟头饯洒这杯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