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错误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把握错误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 科学教学;实验;角度;方法;创新【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2―0113―01科学课教学由大量的实验构成,每一个实验解决一个问题,进而联想同类事实,最后达到探求规律的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项实验都能按计划顺利完成,常常有失误的时候。如何对待这些失误,如何引导学生寻找错误源头,进一步研究得失,是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契机。笔者认为适时把握错误资源,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一、预测实验,把“错”作引子一位知名的学者说过:知识使人明目,技术使人高效,而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这句话用在孩子的身上太恰如其分了。有一次,一个学生拿着一个苹果来问我:“老师,你知道苹果里面藏着什么?”我顺势让旁边的学生说说看。“它的核”“对称的图形”我正要肯定是“核”的回答时,该学生拿出一把小刀,将苹果横着放,一切两半,然后说:“老师你看,里头是颗小星星。”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明显地是一颗清晰的五角星的形状。这令同学们很吃惊。我将这个发现带到课堂上,我问同学们,我们的回答为什么各不相同,同学们认真思考,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要充分培养发散思维,大胆想象,积极创造。二、动手实验,探究“错”的根源实验是为认识规律而收集事实的手段,规律是有条件的,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实验,都反映了特定条件下的规律。比如,教学“沉和浮”一课,以马铃薯为例,学生的预测是马铃薯在水中会沉,因为马铃薯是实心的,而且比较重。我按照预测,将一个马铃薯放在清水中,它果然就沉了下去。我问学生:“我们现在让马铃薯浮起来,谁能想出办法,请大家通过实验证明你的预测。”很快,学生们在水中加了盐,马铃薯浮了起来。我又问:“还有别的办法吗?”学生们又陆续提出:用皮管把马铃薯从水底吹起来,再就是把马铃薯用泡泡糖粘在瓶盖上等,我对学生的创造力大加赞赏。实验结束,我们又回到课前预测上来,探究“错”的根源。预测马铃薯会沉的“错误”出在那里呢,一是没有注意到它的相关条件(改变液体),二是没有想到可以借助外力。因此,在判断科学现象时,就要学会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多元思维,才可能避免错误的发生。三、多角度实验,解“错”中疑惑用事实说话,错误就会不攻自破,做实验就是了解事实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一节时,需要用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体,要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用酒精浸泡着的绿叶加热,学生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在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绿叶也逐渐变色,当我要从烧杯中拿出加热后的试管时,试管内的酒精突然喷出,使课桌上的书本燃烧起来。一场虚惊之后,我和学生分析事故原因。酒精受热会蒸发,而试管口又被塞住,受热的气体膨胀,冲开橡皮塞,从而使酒精喷出,导致这次火灾。后来我用试管又进行了一次实验,这次试管口不塞任何物品,在试管中倒入酒精,放入绿叶后再放入装水的烧杯内加热,实验终于成功了。这些失败的实验以及探究失败原因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而且通过不断反复探究实验,也磨练学生的意志与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恒心与动手操作能力。四、“错”是创新的摇篮,是创造力的源泉“学贵有疑”,质疑也是对错误的挑战,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他们大胆地去发现新情况,探讨问题,得出新结论,使他们在失败中重新扬起自信的风帆。如在教学完“热胀冷缩”一课后,几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课本上用气球蒙住试管口的实验装置不太合理,我问缘由,学生说气球鼓起来速度太快,他们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结束了,他们建议在娃哈哈AD钙奶瓶里面装些有颜色的热水然后再将小塑料管插进去,以便很快看到它的反应。听了学生的设想之后,我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验。由于在改装这个实验时,学生没有考虑到在加热水的同时,温度随之会降下来,塑料管周围也有漏气现象。当学生拿着做好的实验装置给我看时,我没有马上指出存在的问题,而让他们自己试―试。经过实验,发现水并没有升上来。到底错在哪里呢,学生迷惑了,我抓住时机,将实验装置的科学性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讲了一遍,同时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材料,再叫他们重新试一试,结果成功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教学机会,通过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勇气,培养其创新意识。编辑:蔡扬宗4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