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时期 内容 战国 僇力本业(农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 )。 秦 上农除末。 汉 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孙,亦不得为官。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打击富商大贾。 唐 工商杂类,不得欲于仕伍。兴修水利设施。 明 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商贾止衣绢、布。商贾、技艺之家器皿不许用银。 清 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大量破产。 “抑兼并”严格限定机户所能拥有的织机数。“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上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哪种经济政策呢? 政府如何“重农”?如何“抑商”呢? 为何政府将“重农”与“抑商”同时并举呢? 从措施中看重农抑商的影响。 中国古代粮食单产在两千年间曾经几度上升,明清南方亩产视战国的5.5倍,视汉代的将近4倍。粮食的亩产增长有过四个重要关节点: 汉武帝后,较战国增长43%。 盛唐,较西汉时增长31%。 两宋,较汉增长171%,较唐增长106%。 明清,较汉增长284%,较宋又增长41%。 中国古代粮食亩产增长情况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时 期 国别与出处 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公元前221-BC206 中国(秦朝) 10倍或十几倍 6世纪 中国 《齐民要术》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公元前27年-476年 罗马时代 《克洛米拉农书》 4-5倍 13世纪 英国 《亨利农书》 3倍 农耕文明时代的东西方: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 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 夫妻恩爱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 “四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中国的农民是朴实善良的,这些无文化无知识的群体,任劳任怨为一个一个王朝帝国提供了一切。 ——某网友《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 》 (明朝)陆二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小故事: 《懒子真录》记载:唐代名士柳家曾卖一婢女给宿卫韩金吾家,后韩氏欲将此婢女卖于绢商为妻,婢女宁死不从。理由是:曾伏事柳家郎君,岂忍伏事卖绢郎也。 就整个社会而言,士尊商卑仍是主流意识,普遍的价值认同仍在青灯黄卷,登科及第,读书做官,至于经商营工仍属末业,有脸面的正经人不屑为之。——马敏 《商战:中国近代化思潮的一个侧面——晚清重商主义之再思 》 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其消费品格具有“啬俭—奢靡二律背反”的悖论……待到资本达到一定规模后……:争奇斗富,“穷极华靡”。其巨额利润花费大致有四: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转向投资:购置田产。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明清时期的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用于购置田产,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转向科举入仕之途。 英都铎王朝16世纪实行重商主义。货币是财富,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对外贸易才是增加一国财富的根本途径。主张借助国家政权统一国内市场,对外实行殖民扩张,拓展海外市场。 ——张乃和《16世纪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特征的历史考察 》 1600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印英之间贸易 1607年,在北美开辟弗吉尼亚殖民地 1651年,颁布矛头直接荷兰的《航海条例》,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763年,击败法国取得七年战争的胜利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1591年,英国女王给中国皇帝写了封未送达的信 1637年,英国船只第一次来到中国 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 ——拒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 措施 明太祖 屡次宣布“通番禁令”,规定“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顺治 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强迫从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十五至五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乾隆 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明清时期海禁政策 实施海禁政策给经济上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英国的查理一世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英格兰西北部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西方的蒸汽机船肆无忌惮横行于世界各地 施复是明朝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18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3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历史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历史3.4《美国内战》课件(旧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