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是尺就不该有弹性校园里,在大好春光的呼唤下,心以为满地碧草该是惬意的时候了,可是草坪害了“瘌痢头”病;道边的草坪裙――“雀舌黄杨”一棵棵被挤兑得伏倒地面,吐舌残喘了;没有一堵白墙(只要没被瓷砖覆盖)不留下或淡或浓的手脚印的……这都是四处狂欢的小学生造成的。马路上,不论是学生还是由学生成长起来的公民们,随地扔个垃圾是家常便饭,闯个红灯也是司空见惯,转角处“男生”小便也见怪不怪。读者以为笔者说的是天方夜谭?我时常像某篇经典寓言里的“孩子”一样,不小心触及了某些事实。我时常感恩,现在衣食无忧,基本的生存生活的保障还可以让我这样的痴想。为什么受了这么多教育的孩子会这样?有了疑问就希望得到解答。当没有人来正面解答的时候,自己就会去寻求解答方式。可能,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可能――孩子们,势必成长为未来社会主力的公民们,对于规则的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巧了,新学期开学,身边就碰到一个小学生无视规则的实例。我们所在的办公室有一位小学科老师,就因为这样就吃了苦――学生的上课出勤率成为问题,期末考查的时候不少学生该掌握的都没有掌握。作为一名专职的小学科老师,自己的认真工作受到学生不平等的待遇,同时,对学生本身也没有好处。因此,这个学期改变学科课堂学习的考勤规则,把考勤与平时成绩挂钩,与期末总评挂钩。规则其实很简单,因为老师的目的很简单――希望学生能保证小学科上课的出勤率,把课堂上该学的知识学到手,该掌握的技能掌握好。什么规则呢?一次未出勤(到校,但未出勤小学科课堂)扣分1次,上课不认真,经老师提醒再犯的,扣分1次,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扣分1次。扣分累计满3次的,期末评优评先,小学科老师会投反对票,该小学科考核的总评成绩降一个等次。听说,订立规则倒是没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出现了“无视规则”,把规则当成“儿戏”的个例。所以,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就是整个社会的全息投影。社会上一些无视规则的现象,在学校的课堂上体现出来了。中国梦,美好的梦。我觉得就应该从这里做起。这个梦,不是梦,是迟早要变成现实的。但是,之所以看着如同“梦”――改变是因为有些带着深深历史烙印的陈习陋俗的确在相当长时间里很难得到改变。这个,我们不得不承认。但是,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有人说过“一切从娃娃抓起!”我想,改变“无视规则”这种状况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把娃娃们,把我们的孩子们教育好了,我想整个社会都“有规有矩”就应该离我们不远了。那就不再是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就会逐渐拉近距离,变成可以摸得着的,变成我们真实的生活情境。据说,课堂上就有这么一个学生,因为违反了课堂学习规则,被负责记载的班干部做了犯规登记。他当着科任老师的面,做乖巧状,询问,要是接来下的课认真上,扣分能不能撤销?或许有的人会说,孩子都已经讨饶了,就算了吧,看他下次的表现;也有的可能会说,法律还不外乎人情呢,这个还这么能沟通,将来差不了,算了算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可能,这样更合乎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可是,时代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处理方式真的有利于这个孩子的发展,真的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发展,真的是有利于这个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吗?现实生活中,对别人的伤害,自己犯的错误就像钉子留下的痕迹那样,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对于规则的触犯,对于底线的触碰……这一切都是存在的,或者存在过的,既然是存在的或存在过的,就会有影响,就会有积淀。积淀多了,就成了积习,就成了“骨子里”的东西,就成了群体性的选择倾向。消灭这样的“锈迹”最好的方式是――努力不让它出现;要是实在没有办法避免,那就努力改过,让努力和时间渐渐淡化存在的痕迹。我们一直倡导,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重要的内涵。我相信遵守有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行为规则,也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审美标准。具体的历史实例因为笔者知识的匮乏,一时说不上,倒是突然想到一片文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此文告诉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应该成为自觉的行动。不过,列举一个外国的例子来教导中国的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则,读来总是觉得酸酸的。据说这些国家的钓鱼者能很好地遵守规则。一旦规则出台,就不去违反,倒是某些当地的华人,被警察查到犯规的事例。以前在一部电视剧里听到这么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铊是老百姓……我想,天地之间的这杆秤应该存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里,看不见摸不着。杆秤刻度应该不能随便变化。不然,标准可变,规则可化,那世间岂不是乱套了?规则,从小学好,那么个人发展才有希望。规则,大家都遵守,那么国家社会才会有希望。希望规则意识,浸透入每一个人的骨髓;希望规则意识,洗涤每一个人的血液;希望规则意识,成为人人站立的根本。对于一把尺,弹性会有什么好处呢?对于我们,有弹性的一把尺会有什么好处吗?参考文献:蒋传光.公民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秩序的构建[J].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