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意识状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意識與意識狀態 第一節 意識的本質 一、意識的涵義與意識變化 二、意識與大腦活動情形 第二節 睡眠與清醒的週期 一、研究睡眠的方法 二、睡眠的基本特徵 (一)動物的睡眠時間 (二)人類的睡眠型態 (三)生物時鐘與日節律 (四)睡眠與文化背景 (五)睡眠的生理機制 第三節 夢與作夢 一、夢的世界 二、精神分析論對夢的解釋 (一)夢是了解個人潛意識的捷徑 (二)夢境內容的變化 1.濃縮 2.轉移 3.象徵 4.誇大 (三)作夢的功能 1.慾望的實現 2.警告作用 3.紓解心理衝突與壓力 第四節 催眠 一、催眠的基本性質 (一)催眠與催眠術 (二)催眠狀態下的現象 1.暗示接受性提高 2.聽從催眠師使喚 3.忘記催眠過程中發生的事 4.往事重現 5.憶起往事 6.表現歇斯底里的行為 7.幻覺 8.對外界刺激感覺遲鈍 9.暗示催眠後的行為 (三)催眠感受性 第五節 靜坐冥思與超覺靜坐 一、靜坐與冥思的歷史淵源 二、超覺靜坐的步驟 三、靜坐冥思與超覺靜坐的效果 第六節 藥物與意識改變 一、興奮劑 (一)安非他命 (二)古柯鹼 二、抑制劑 (一)酒精 (二)鴉片 (三)鎮靜劑 三、迷幻藥 (一)大麻 (二)LSD 四、上癮、耐藥性與藥物依賴 五、藥物與身心健康 本章摘要一 01.意識是指個人對自己內在的身心狀態,以及外在環境各種刺激的覺察與認識。 02.人的意識狀態會隨著情境及生理狀態而變化。 03.不同意識狀態之下,呈現不同腦波。心情輕鬆愉快時呈alpha波;思考、焦慮不安時呈beta波;淺睡時呈theta波;熟睡時呈delta波;作夢時為beta波。 04.年齡與睡眠時間有關,年齡愈大者睡眠時間愈短,新生嬰兒一天睡眠時間超過十六小時。睡眠期間均有作夢,此時眼球快速跳動。 本章摘要二 05.生物時鐘是指支配個體規律活動作息的生理機制。一天中生理活動有規律變化,稱為日節律。 06.在該睡眠的時間不能入睡,而在不該睡眠的時間去睡覺,容易造成身心疲勞,這種現象在搭飛機長途旅行的飛行時差,最容易出現。 07.睡眠習慣與氣候、生活方式、工作要求及文化背景有關。 本章摘要三 08.個人睡眠不足時,若從事單調的或困難的工作,對工作表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有些交通事故是由睡眠不足所造成的。 09.睡眠失常包括:失眠、突發性睡眠症、窒息性失眠、夢遊與夜驚,以及夢話與夢魘等。 10.在心理學上,對於作夢系統研究可分為幾方面: 精神分析論; 新佛洛伊德理論; 問題解決的觀點; 神經生理的觀點。 本章摘要四 11.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可分兩方面: 夢是了解個人潛意識的捷徑; 夢境內容有濃縮、轉移、象徵、誇大等現象,這些現象是由潛性內容轉化而來的。 12.佛洛伊德認為作夢具有慾望實現、警告作用、紓解心理衝突與壓力等功能。 13.催眠是一種意識朦朧恍惚的狀態。由催眠師以誘導和暗示方法使人進入催眠狀態的技巧,稱為催眠術。 本章摘要五 14.在催眠狀態下,受試者在心理上將出現暗示接受性提高、聽從催眠師使喚、往事重現、身不由己、幻覺、感覺遲鈍以及事後遺忘等特徵。 15.個人接受催眠師暗示的程度,稱為催眠感受性。 16.影響個人接受催眠暗示的因素很多,至少有: (1)崇拜催眠師的權威;(2)暗示語重複出現;(3)催眠師得到受試者信賴;(4)漸進誘導;(5)催眠師的話語與受試者的期望相符;(6)受試者願意接受催眠;(7)有良好的催眠環境。 本章摘要六 17.催眠術可以治療心身性疾病,但這類病患仍以接受傳統醫療居多。 18.催眠主要有兩種理論:一為角色扮演論,認為受試者在被催眠前,在內心中已預先期待被催眠時的那種情境;另一為解離論,認為被催眠者意識分離與隱藏觀察者的理念。 19.超覺靜坐與冥思可產生特殊的意識經驗。 本章摘要六 20.超覺靜坐與冥思可以使人放鬆、血壓降低、心跳速率降低、氧氣消耗量減少、戒除毒癮、激發潛能等,惟不少心理學者仍持保留的態度。 21.心理興奮劑,例如:大麻、迷幻藥、安非他命、嗎啡、海洛因、酒等,都會影響使用者的情緒、認知與行為,長期使用容易上癮,對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傷害。 * 心理出版社編製 * 心理出版社編製 * 心理出版社編製 * * 心理出版社編製 * 心理出版社編製 不同意識狀態之腦波型態 (取自Weiten, 1995) 三、睡眠的心理學研究 (一)睡眠的理論 1.恢復論 2.生態論 (二)睡眠週期中各階段的特徵 (三)睡眠剝奪 四、睡眠失常 (一)失眠 1.失眠的種類與人數百分比 2.失眠的原因 3.失眠的預防 4.失眠的治療 (二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