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之门.ppt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B.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工作带给人类的既有益处也有害处 D.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解析】选A。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而不是指与绿色植物有关的化学。 4.下列实验只能反映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解析】选B。O2能支持燃烧、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溶液的酸碱性都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为B。 5.(2009·常州中考)下列有关操作或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化学实验室的有害废液收集后集中处理 B.化学实验室配置消防器材 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验纯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解析】选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这样可避免酸液溅出。 6.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同心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也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解析】选A。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显然B、C、D的说法都具有片面性。 7.(2010·汕头中考)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选D。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稀释液体;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颗粒要“一横、二竖、三慢立”,竖直加入固体颗粒容易打破试管底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故选项A、B、C均错。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口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故D正确。 8.下列获得能量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选B。太阳能转变成电能、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燃煤取暖伴随燃烧现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自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解析】选C。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都属于物理性质,而铁钉生锈,发生了化学变化,铁钉会生锈描述的是化学性质。 10.小明怀疑妈妈买的金项链是黄铜的(黄铜为Cu、Zn的合金),他想通过灼烧的方法进行辨别,他打算使用灼烧的方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或假设 B.实验设计 C.实验验证 D.分析与讨论 【解析】选B。小明怀疑项链是黄铜而不是金的,这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打算用灼烧的方法进行验证,这属于实验的设计。 11.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李明用10 mL的量筒量取了6.5 mL的食盐水 B.王倩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 C.朱琳用200 mL的烧杯量取了125 mL的NaOH溶液 D.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 g硫酸铜晶体 【解析】选C。定量量取液体应该用量筒而不是烧杯。 12.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达100%,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农民就地焚烧秸秆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工业制酒精C2H4+H2O 催化剂 C2H6O D.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 【解析】选C。就地焚烧秸秆产生烟尘污染环境;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一段时间后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总量;C项原料利用率可达到100%,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13.(2009·杭州中考)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解析】选B。初次读数时视数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是正确读法,液体体积为15毫升,倒出部分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这时读数偏大,而实际液体小于9毫升,所以倒出的液体大于15 mL-9 mL=6 mL。 14.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选C。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①和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