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花与剪纸.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花与剪纸 一、制花概述 制花,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晋代《通鉴外记》: 晋惠帝正月赏宴,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 《古今事物考》:晋心君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 簪花仕女图 周昉---唐代 宋代,从事制花业人员日趋增多,到南宋发展成“行”、“市” 《东京梦华录》:市肆谓之行,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大小,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 如巷之花行,所聚花朵、 冠梳、钗环、抹,极其 工巧,左所无也 清代末年,制花业中 形成各种流派 制花主要指绢花、绒花、通草花 制花最早的用途---头饰 一个戴花的女人 绢花 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也叫“京花” 绢花生产工序 上浆 下料 染色 握瓣 粘花 组枝 北京绢花艺术特点 1、色彩染出“水头” 2、做工精细考究 3、仿真与艺术的统一 绒花 绒花亦称宫花,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扬州是我国绒花工艺的起源地之一,扬州绒花艳丽多姿,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已有四代产品:第一代绒花作为一种装饰,只用于妇女儿童在节日头戴和胸佩;第二代绒花成为案头小品,增添了观赏价值;第三代产品是绒制挂屏。20世纪80年代,扬州著名绒花艺人王继康首创绒制仙人盆景,使扬州绒花诞生了第四代产品。 绒花制作工序 染色 下条 烫绒 花 粘花 裹缠 配件 通草花 用通草(通脱木)制作的花 宋苏轼 《四花相似说》:“荼縻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只见两个妇女,喫得面红颊赤。上手的提着一瓶酒,下手的把着两朵通草花。”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五:“两边的鬓上各各倒插一朵通草花。” 丝网花 丝袜花最早起源于日本,被当地称为东篱花,由于制作丝袜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网花”。 丝网花在日本最初是人们将破损的弃之可惜又留之无用的丝袜,经巧妙构思创作出来的,并逐渐风靡全日本,成为许多家庭主妇的新宠。并于90年代末经台湾传入中国 ?丝网花色彩艳丽,造形丰富。由于具有半透明的特性,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仿真花卉中的一朵奇葩。丝网花主要以色彩鲜艳的丝网为主要材料,辅以金属丝再配以其他材料手工扎制而成。它的主要特点是可塑性强,扎好基本形状后,你可以任意变换成各种形态。参与性强是它的又一个特点。丝网花价格便宜,根据制作的复杂程度在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还可以将其做成胸花、发夹、工艺品等。 丝网花制作材料 制作丝网花的四大基本步骤 绕圈 网丝 组装 造型 丝网花-百合的制作 用7号套筒绕圈,瓷白24号铁丝 把花瓣拉成细长型 把花瓣的边缘用手打一些波浪状 重复做5-6片花瓣 网上白色丝袜,用弹力线绕5,6圈后直接拉断 剪去多余的丝袜 把仿真的百合花芯插到花杆上 缠上纸胶带 绑上第一层花瓣 第一层三片花瓣呈三角分布 在第一层花瓣的夹缝处扎上第二层花瓣 缠上纸胶带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叶片,绑在花杆上 丝网花艺术欣赏 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的历史 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