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CO2、SO2红外集成气体传感器设计摘 要 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监测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硫 (SO2)三种气体的集成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单光源六探测器差分光学结构,消除了光源、其他干扰气体等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该仪器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和抗腐蚀性,可准确、稳定的在线测量CO、CO2、SO2三种气体。同时,通过更换带有特定波长滤光片的参比红外探测器和测量红外探测器,可对不同气体进行在线检测。【关键词】红外光谱 CO CO2 SO2 传感器在煤矿、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腐蚀、有毒气体,当超出一定浓度值时,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对易燃、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则刻不容缓。其中CO、CO2、SO2的安全隐患尤为普遍。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易燃易爆的气体,常见于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等,CO中毒主要体现在CO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C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常见于化石燃料燃烧以及矿井等,CO2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心跳加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CO2含量猛增会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为了遏制CO2过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制定了《京都议定书》。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煤矿、石油等行业以及火山爆发,SO2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时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吸入极高浓度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同时SO2还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中提到CO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20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 mg/m3;CO2的PC-TWA为9000 mg/m3, PC-STEL为18000 mg/m3;SO2的PC-TWA为5 mg/m3, PC-STEL为10 mg/m3。因此,当CO、CO2、SO2气体浓度超出一定限值时,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从国外进口和国产的气体传感器,如催化燃烧式、半导体式、电化学式和光学式等,包含了单一气体传感器和多组分气体传感器,其中基于红外技术的多组分气体传感器由于其具有使用寿命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气体多、性价比高、维护成本低、可在线分析等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为满足各种复杂环境对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要求,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同时,红外气体传感器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低功耗、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因此,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力度的加大,研发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的CO、CO2、SO2三组分红外集成气体传感器是防止事故、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手段,对于认真落实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并及时准确监测和检测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工作场所等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等具有重要意义。1 原理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对CO、CO2、SO2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GB 9801-88《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和HJ/T 44-1999《固体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中提到CO对4.67μm和4.72μm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GB/T 18204.24-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和GBZ/T 160.28-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中提到CO2对4.26μm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HJ 629-2011《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中提到SO2对7.3μm波长处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因此,CO、CO2、SO2气体的基频吸收带出现在中红外波段 (2.5~25μm),由于基频振动是红外光谱中吸收最强的振动,所以,中红外波段最适于进行红外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且CO、CO2、SO2气体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不同的波长范围内,因此互不干扰。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线的吸收呈线性关系,遵守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待测组分是按照指数规律对红外辐射能量进行吸收的,其表达式为:I=I0 e -kcl (1)式中:I0 为红外光线被气体吸收前的光强度;I为红外光线被气体吸收后的光强度;k为待测组分对红外光线的吸收系数;c为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百分比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下肢静脉曲张小讲课课件.ppt VIP
- 项目管理知识要点测试试卷及答案.doc VIP
- 云电子胶片及报告系统软件产品技术要求参考版.docx VIP
- 《FDA清洁验证指南》中英文对照.pdf VIP
- 大坝巡视检查记录(日).pdf VIP
- (高清版)DB51∕T 2825-2021 放心舒心消费服务规范 第1部分:家装行业.pdf VIP
- Unit 2 Home Sweet Home单元词汇及语法培优练习题-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pdf VIP
-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管理浅谈ppt.docx VIP
-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探究.docx VIP
- 三级安全教育交底三级安全教育交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