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班主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个性”班主任叶德元是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一名“80后”历史教师。2014年,叶德元被评选为“全国模范教师”。他说,他只是“一个有个性的班主任”。他的个性,体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让活动的时间归活动,作业的时间归作业。课堂上的他,教学方法也是“个性”的:一是讲课时力求出彩,使得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期待;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课堂畅所欲言,通过观点交锋,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不抓成绩,抓平衡的班主任2010年,28岁的叶德元进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接手的班级在全年级摸排考试中倒数第二。刚开始,他每天都会收到任科老师的投诉:这个学生迟到了,那个学生上课玩手机……然而,到这个班毕业时,还是“第二”――只是“倒数”二字被撤掉了――班风学风和集体凝聚力也都被公认是全校最好的。叶德元仅仅用了3年时间,便成功“逆转”。在这3年里,叶德元是如何管理?他是不是抓成绩很有一手?抓成绩,一般都会被理解成“抓时间”,搞题海战术。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副科老师根本管不了学生的主科成绩,所以,不赞成副科老师当班主任。但叶德元认为,要是班主任教数学就整数学,教语文就抓语文,那就乱套了。叶德元不抓时间,他抓的是班级凝聚力,抓的是班训、班刊、班服、班徽――总而言之,抓班级文化。班刊,由学生自己设计、创作。它可不是简单的作文集。报道――所有班级活动,一次都不缺;亮相――老师、同学一个都不少。班徽,闪耀在博客上、班刊上、班服上,甚至旅行时,叶德元都会将班徽画在海滩上,拍成照片传回学校。班服,花80元在市场买的,绝谈不上高档。可那款式,是一位家长开车拉着叶德元跑了3天才定下来的。班训是“团结努力齐奋进,不蒸馒头争口气”。看到这条班训,很多人都会莞尔一笑,因为它太直白、太俗气了,但这是叶德元班级管理的第一个“创意”。叶德元说:“很多班级文化被搞成了班级美化。那样的班训,美则美,却是散的。班级文化应该切合本班的实际,让老师、学生和家长融合在一起,对班训认同,有一个共同追求的集体梦想,而不是一味体现高大上。”通过叶德元的一系列“创意”,班里的学风发生了根本转变。当时,该班的数学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教学经验。校长征求叶德元的意见:是否需要换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叶德元谢绝了校长的好意。原因是:这位数学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心,并没有像一些老师只盯尖子生。他还特别留意到一个细节――个别学生要求周末补课,这个数学老师拒绝了。因为,她的眼里装着全体学生,她要留足时间备课和钻研教材,以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样的细节,成就了这个班的孩子们,也成就了一位年轻而优秀的数学教师!“我没有抓过成绩。”叶德元说:“不能死抓成绩!我是真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我在乎的是孩子3年在学校收获了什么。这3年的收获也许不会体现在成绩上,也许需要等待,等待也是一种教育。”叶德元非常注意保护孩子的个性和特长,他告诉《教育》记者:“个性是一笔财富,抹杀了个性的‘管理’其实很容易,而‘尊重和保护’个性会让很多人不理解,这种不理解让我感觉很累,但我坚信现在播什么种,早晚一定都会发芽,不能因为看不到马上的春暖花开,就连坑都不挖。”历史课也疯狂2012年,全国中学历史教学评比在南昌举行,叶德元代表学校参赛。比赛开始前,他不像别的老师那样紧张,也不像别的老师那样,精心的安排好每一个环节。他担心的是,没有人来听他的课。上课时,看到很多人走进来,他才觉得兴奋起来。他说:“我是属于人越多越兴奋,越有灵感的那种人。”赛场设在南昌二中,上课班级是随机抽取的。叶德元选的是二(6)班,一上课,他开场就说“咱6班人……”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后面的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中讲到邓小平,叶德元立刻转换“语言模式”――用四川方言模仿邓小平的谈话,惟妙惟肖,逗得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忍俊不禁。叶德元兴致更高了,他还教学生说四川话,课堂气氛活跃,人人积极参与,甚至忘了这是在参赛。叶德元语言幽默,应变灵活,基本功扎实;这节课亮点频出,赢得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叶德元获得这项全国性赛事的一等奖。获奖后,叶德元在博客里说这是“顺理成章”,他并不是骄傲,而是此前的辛苦付出,让他心中有数,他明白初中的历史课应该怎么上。当然,也有人说他上课是耍嘴皮子,没有知识含量。他的回答是:绝大多数学生将来都不是要成为历史专家,对于历史有所了解就好了,能够喜欢就够了。在他开设的“历史也疯狂”选修课上,他给学生们讲吸血鬼、狼人和湘西赶尸人。有人质疑:这不是封建迷信吗?其实不然。讲狼人和吸血鬼落脚点在人性的善恶;讲湘西赶尸人,落脚点则是中国传统的“叶落归根”的归乡文化。原本为50人开设的“历史也疯狂”吸引了200多个学生。有人批评他的课,知识没讲透,没有深度。叶德元的回答是:课堂上有亮点,有细节,有笑声,有哭声,有思考,这堂课就是成功的。有人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