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价值、知识与话语也许因为我对刘醒龙和他的创作比较熟悉的缘故,所以拿到《蟠虺》不免有些吃惊。与他交往这么多年,几百万字的作品读过去,真没想到他一下子端出的新作是一部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让我想到创作与接受的一个问题,创作和接受可能是一个相互接纳、相互塑造同时又是相互博弈的关系,一个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塑造了自己,也塑造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而言,是不是沿着自己开辟的道路走下去,不断写出符合读者阅读期待的作品确实需要考虑,这在“阅读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更是存在选择上的难度,也是对一个作家自信心与艺术忠诚度的考验。当将这部作品读下来后,我不得不佩服刘醒龙,夸张一点说,刘醒龙是在“中年变法”了,如果更夸张一点说,刘醒龙是否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了?看来,作为读者,倒是应该作好心理上的准备,对刘醒龙接下来给我们的意外都要欣然接受。当代的长篇小说已经越来越繁复多样,面对眼花缭乱的现实,莫言提出捍卫长篇的尊严的话题,我理解应该在最基本的层面来坚持长篇的标准。对于长篇来说,价值、知识与话语就是最基本的三个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上做出了成绩,或者作出了努力的就是好的长篇。《蟠虺》的价值含量是丰富的,作品呼唤的是对真的坚守,是对良心的忠诚,是对欲望、利益的抵抗,是人对自身的超越。这样的价值理念是需要与其对立的力量去压迫、毁坏、摧逼和诱惑的,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其坚韧、纯洁与稀缺。因此,刘醒龙为其价值的伸张安排了恰当的环境。考古、收藏、文物、盗墓、学术、权力、名誉……不管是学院、体制还是江湖,任何一个人面对复杂的环境想要捍卫道德的底线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主人公曾本之是楚学院的青铜研究权威,在国宝曾侯乙尊盘上更是一言九鼎,无出其右。但是,十多年前他就发现,面前的、年年由他检查鉴定的曾侯乙尊盘已经被人掉包了,而他对曾侯乙尊盘为失蜡法所铸的学术“定论”也受到了怀疑和挑战。曾本之也曾犹豫和退缩过,为了延续自己的学术流派,他安排一心上进的郑雄为自己的接班人,并让他做了自己女儿并不喜欢的女婿,面对院士这样的荣誉,他也曾心动过。但是,当郝嘉拒绝浊世不惜自戕时,当“老省长”、熊世达等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结成团体为所欲为、颠倒黑白时,当“老三口”、华姐这样的文物大盗也能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时,曾本之被触动了,他的良心还在,他的底线还在,虽然年过古稀,虽然他的拒绝、他的反击,他对自己学术观点的怀疑可能让他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但他一往无前。何况,他并不是孤军奋战,他身边有同为楚学专家的马跃之,有青年后学郝文章、万乙、易品梅,有青铜爱好者沙海、沙潞,有亲人和朋友安静、曾小安、柳琴,甚至外孙楚楚都能以纯真和童心给他安慰和力量……。故事是没有尽头的,曾侯乙尊盘的神话还在继续,范铸法与失蜡法的争论也还会进行下去 ,“老省长”虽溃败于曾侯乙尊盘,当会寻猎新的目标,而埋藏于地下的楚墓依然吸引着无数贪婪的目光,至于文物与收藏的江湖,也一如既住会鱼龙混杂,尔虞我诈,但重要是曾本之们,只要他们有清醒与自省,有抵抗与坚守,这个世界就还有希望与信心,就还有良心与温暖。“与青铜重器打交道的人,心理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地方,安排良知。”这话的阐释空间显然超过了青铜界。对于熟悉刘醒龙的读者来说,《蟠虺》之年以显得陌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题材的独特性,据说,以青铜器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蟠虺》是第一部。仅仅从知识层面上说,它也足够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我不知道会不会有读者从古玩收藏的角度来阅读这部长篇,虽然这可能是很大的误读,但就目前文化缺失、唯利是图的收藏界而言,你还不能不说它有着一定的针对性。就一般的读者而言,他们对青铜器知道多少?更不要说国宝曾侯乙尊盘、曾侯乙编钟、九鼎八簋等等了。青铜器并不是一个整一的概念,年代、国别、等级、数量以及铭文文献、器形文饰、铸造工艺、迁徙流转等等都是其价值要素。这里面最重要,同时又常常被人忽略的是青铜器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对那些青铜重器而言。青铜重器在当时是国家的象征,在春秋时代,伴随灭国的便是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因此,青铜重器在《蟠虺》绝不是简单的道具,而是承载了深刻寓意的意象。比如曾侯乙尊盘,它的独特性不仅在于它眼花缭乱、令人目眩的透空蟠虺纹饰和至今无法复制的内部构造,更在于其华丽高贵的气质和种种神秘的异象。所以,围绕着曾侯乙尊盘,众多力量才会展开角逐,许多假借历史文化名义的人等或想得到它,或想借重它,甚至,像庄省长这样的官僚也会沾沾它的紫气以照亮自己的青云之路。长篇小说不是知识的普及读物,甚至,我们无法与它较真知识的实在与否,它在创造价值,也在创造知识。在优秀的长篇小说中,知识是真正地参与到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之中的,它与长篇小说的美学元素是啮合无间的,并且最终要上升到形而上的沉思之中。当作品中的人物为曾侯乙尊盘忙得不可开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