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身份的缺失与背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伦理身份的缺失与背弃[摘 要]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于2013年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巨作《群山回唱》。这部作品主要以阿卜杜拉和帕丽兄妹六十年的聚散离合为主要线索,以亲情、爱和责任为主题,向世人展示了战争给阿富汗人带来的创伤,以及由此引起的伦理身份的缺失。本文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通过对帕丽一家三代人生存命运的分析,解读兄妹之间伦理身份的缺失,姐妹之间伦理身份的背弃,以及战争给阿富汗逃亡者带来的伦理身份的困惑。[关键词]伦理身份;缺失;背弃;困惑[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05 ― 02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三部巨作《群山回唱》自出版以来连续荣膺畅销书排行榜首的荣誉。这部跨越将近60年阿富汗历史的小说,以帕丽一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开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巨大拼图。小说中兄妹的被迫离散,姐妹间残忍地抛弃和难民的流离失所共同构成了战时阿富汗人民的困苦景象。他们在缺乏亲情,逃避责任和彷徨困惑中踉跄前行。胡赛尼深刻地揭示了在伦理道德面前,利己主义与道德沦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小说主人公在违背伦理规范,特别是为一己私利而危害他人时,他们不仅要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更要接受伦理道德的惩罚。伦理主要指社会体系以及人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伦理的最高境界是完全利他,伦理的最低准则是不危害他人。一般地说,利他的思想与行为是善,因为私利而危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是恶。当人的身份设定在某一伦理环境中时,相应的伦理身份也就产生了。人的行为必须要符合自己的伦理身份,在与他人的关联中能承载对他人的责任。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伦理身份与行为在道德规范上一致,才会构成和谐、有秩序的社会。反之,就不会有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们的生活会陷入混乱、不和谐的状态中。小说以魔王进村收孩子的童话作为引子。魔王一进村,所有的村民都躲了起来,只要谁一被他看见就会被吃掉。这个童话是父亲萨布尔讲给儿子阿卜杜拉和女儿帕丽的故事。萨布尔的妻子在生下帕丽后,难产身亡,留下两个孩子由萨布尔独自抚养。面对生活的重负,萨布尔再婚娶了同村姑娘帕尔瓦娜为妻。帕尔瓦娜的哥哥纳比在喀布尔为有钱人家做厨子,他时常会来看望妹妹一家。第二年,萨布尔和帕尔瓦娜的儿子伊克巴尔出生,生活的重负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为了顺利地度过即将来临的冬季,由纳比舅舅牵线,萨布尔将帕丽卖给纳比的主人家抚养。帕丽和哥哥阿卜杜拉被迫承受着手足分离的痛苦。他们的继母帕尔瓦娜为了和萨布尔结合,残忍地将自己的双胞胎姐姐马苏玛抛弃在荒野之中,无情地背弃了自己的伦理道德,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帕丽同父异母的弟弟伊克巴尔在连年战乱的阿富汗苦苦挣扎,最终成为逃亡的难民,在异国他乡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帕丽一家人都在努力而艰辛地寻求着属于自己的伦理身份,他们在缺失与背弃中展示着阿富汗普通民众艰辛的一生。一、伦理身份的缺失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血缘关系最初决定了人们的伦理身份,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血缘决定了血亲的关系。1952年,在阿富汗贫穷的村庄沙德巴格,年仅10岁的男孩阿卜杜拉像父亲一样呵护着三岁的妹妹帕丽,妹妹也同样依靠着哥哥。因为家庭的贫困,萨布尔为了一家人能顺利度过冬天,不得不把帕丽卖给有钱人家做女儿。兄妹俩被迫分开,血浓于水的兄妹之情经历着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分离。当帕丽被送往喀布尔时,哥哥阿卜杜拉忍着泪水,依依不舍地跟在妹妹的车后,即使被父亲重重地打在脸上,他也一次又一次地尾随而行。父亲最终允许儿子同行,让兄妹俩欢欣雀跃。“车斗里的帕丽赶快伸出一只手,阿卜杜拉把它握在掌中。她抬起头看他,泪水涟涟,却在咧嘴笑着,好像只要阿卜杜拉站在身边,她就能远离一切灾殃。”阿卜杜拉认真地践行着作为兄长的伦理身份。“他相信这是自己的使命,是真主创造他的原因所在,好让真主先把母亲带走,再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来照顾帕丽。” 曾经,他甘心情愿地用自己的鞋去换取妹妹喜爱的孔雀翎,自己赤脚走回家,而全然不顾双脚已磨出血泡。只要看到妹妹呲牙一笑,一切都是那样值得。当帕丽的离去夺走了他作为兄长的伦理身份时,他会觉得一无所有。绝望的阿卜杜拉看着没有一丝生机的家,“现在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这里。这里已不再有他的家。他会等到冬天过去,等到融雪的春天到来。他将在某个早晨,在黎明前起身,迈出家门。”这是阿卜杜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他要告别已经不属于他的伤心之地,带着绝望上路,去寻找继之而生的希望,即使希望的微光明明灭灭,他也要“鼓足勇气,睁大双眼,迈步向前。”二、伦理身份的背弃阿卜杜拉和帕丽的继母帕尔瓦娜从小就生活在她的双胞胎姐姐马苏玛阴影之下。上帝似乎总喜欢玩弄世人,他给予了马苏玛出众的天赋,她是那样美丽、优秀、受人关注和赞美。而在她身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