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前段时间,前央视主持人柴静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从中我们可以透析出环境问题在今日中国、今日世界之紧迫感。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成为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重要因素。中学教育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生态文明的因子植入学生脑海成为当下中学教育面临的课题。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学生基础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基地,如何将这一日益兴起的边缘学科和中学教学结合,也成为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人的发展和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文明之初的希腊、罗马、中国、东亚等地皆是如此。但由于古代社会人们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的限制,他们更多是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可以看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不同文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多山多岛的境况使希腊走上工商立国、城邦林立的时代;大河纵横、平原广袤使中国走上了农业立国之路。这一些都是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一个层面。所以,历史的发展不仅是人的历史,更是人在自然生态大环境下的历史,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学习历史,我们不仅要从中得知在哪些活动中,人受到环境的制约;在哪些活动中,人在改变甚至破坏着环境;更要从中得知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如果我们将人类的历史置于更广的空间,则不难发现在人类历史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工业革命。因此,分析工业革命中历史和环境的关系成为我们认识人类历史,认识当今诸多环境热点问题的重要衔接点。值得关注的是,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中,我们已经看到通过对历史上环境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一些内容。譬如在“工业革命”一课的“学习延伸”部分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这在课程改革上是一个极大的突破,体现了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价值观。自从工业化启动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工业化的副产物――各种污染事件也层出不穷。工业革命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水岭,也是环境污染史的分水岭。以英国为例,工业革命后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噪音震耳欲聋,许多集聚危害性的污染物排放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结果泰晤士河的严重污染引发了大恶臭,伦敦因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成为雾都。据统计,在19世纪后半期,由于烟雾污染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在英国已经十分严重。1873年12月7~13日的烟雾致使268人丧生。而后在1880年1月、1882年2月、1891年12月、1892年12月的四次烟雾事件中,伦敦更是大雾迷茫,不见天日,共计死亡1532人,死于支气管炎的人数分别比正常时期高出130%、160%和90%。如果人类不注意自身与自然的融洽相处,必会使自身的发展陷入困境、甚至危机。今日中国,由于以往对环境的无视,已经尝此苦果。2004年7月20日至27日,淮河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突然从上游奔腾而下,充斥河面的黑色污染水团全长133公里,满河黑暗,鱼虾伏尸;2007年6月24日,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随着翻滚的湖水推向岸边,带来阵阵臭味。据统计,中国在每年9%的GDP增长之余,会有15%的GDP因为环境污染而损耗。因此,必须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中国的发展是否可以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结合工业革命的具体影响及该课的学习延伸部分,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第一,学习的探究性。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是课本所给予的,同时课本在学习延伸部分亦给予了关于工业革命影响进行思考的图片。从图片不难看出,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给我们所带来的灾难。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之时,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网路搜集工业革命中英国环境污染的史实,以及当今中国环境污染的史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如果有条件,可以进一步讨究环境污染是否是工业化进程中可以避免的。第二,学习的引导性。在学生具体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可能会提出工业革命给人类环境带来巨大破坏,甚至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在诸多国家都存在,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等诸多论述。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适当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引出生态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因此,唯物论的世界观是一系统的生态世界观。坚持生态的世界观,坚持生态文明正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坚持。同时,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亦需坚持辩证的观点。因此,需要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