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微生物生态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无机硫化物的氧化(即硫化作用): 好氧、硫杆菌属 好氧、发硫菌属 H2S S SO42- S 厌氧、绿菌属 厌氧、着色菌属 硫磺细菌 硫磺细菌 硫化细菌 硫化细菌 无机硫的氧化作用是微生物氧化硫化氢、元素S或FeS等生成硫酸盐的过程。主要是硫细菌。 3. 硫酸盐的还原: (1)同化型的硫酸盐还原: SO42- 有机硫化物 (2)异化型的硫酸盐还原(反硫化作用): SO42-或有机硫 H2S 厌氧、脱硫弧菌属 无机硫化物的还原作用是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硫酸盐还原成H2S的过程。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是硫酸盐还原细菌(脱硫弧菌属、脱硫肠状菌属)。 在通气不良时,反硫化作用产生的H2S会引起水稻烂根等毒害,应予以防止。 也称细菌冶金,是近年来新兴的绿色冶金工艺。它主要是应用细菌法溶浸贫矿、废矿、尾矿和大冶炉渣等,以回收某些贵重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达到防止矿产资源流失,最大限度地利用矿藏的一种冶金方法。 主要有三步: 1.溶矿:铜矿石粉碎后,浸矿剂 H2SO4等作用溶出硫酸铜 2.置换:用铁屑置换铜 3.再生浸矿剂:由好氧化能自养细菌氧化再生,使Fe2+→Fe3+ (二)细菌沥滤 四、磷素循环 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中的不溶性磷酸盐 进入到土壤中的有机磷 PO43- 植物体及微生物体中的有机磷 动物排泄物中的含磷物质 动物体中的有机磷 磷肥 1.有机磷的矿化 核酸 核酸酶 核苷酸 核苷酸酶 核苷 碱基 核糖 磷酸 (2)磷脂 磷脂酶 卵磷脂 甘油、磷酸、胆碱 (1)核酸 即解磷作用, 主要有细菌: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 霉菌:曲霉、青霉、根霉等 2. 无机磷化物的溶解 难溶性磷酸盐矿物 微生物产生的有机或无机酸 可溶性磷酸化合物 即溶磷作用, 主要微生物:假单孢菌属、芽孢杆菌属、青霉等 微生物参与磷循环的所有过程,但在这些过程中,微生物不改变磷的价态,因此微生物所推动的磷循环可看成是一种转化。 3. 有效磷的微生物固定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一、微生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 二、微生物对农药和合成聚合物的降解 三、微生物对有毒元素的转化 四、污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 五、微生物对空气污染的指示作用 六、沼气发酵 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结构、机能受到外来有害物质 的影响或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 水体污染的表现:无法进行水的自净作用 污水的种类:生活污水、工业有机污水(如屠宰、造纸、淀粉和发酵工业)、工业有毒污水(如农药、炸药、石油化工、电镀、印染、制革等行业)和其它污水(如医院)。 有害物质的种类:农药、炸药、多氯联苯(PCB)、多环芳烃(致癌)酚、氰和丙烯腈等。 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关键、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是微生物处理法。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 分解氰 诺卡氏菌属等14属49种 分解多氯联苯 少数红酵母、假单胞菌 无色杆菌属等 分解多环芳烃 产碱杆菌、假单胞菌、 棒杆菌、诺卡氏菌 分解硝基炸药 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 克雷伯氏菌属、埃希氏菌属 假单胞菌属等若干菌种 降解高分子物质 恶臭假单胞菌、芽孢杆菌 一、微生物对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 1.作为废弃物处理系统的土壤   土壤对于外来污染物质具有一定自动净化能力,这是由于土壤中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降解复杂有机物的微生物。 能够降解人造有机化合物的许多细菌都含有降解质粒。 2.土壤的污染源    工业污水    农用化学制品    粪肥和垃圾 二、微生物对农药和合成聚合物的降解 1.微生物对化学农药的转化和降解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类型 ①光化学降解 ②化学降解 ③微生物降解(降解农药的微生物) 2.人工合成聚合物的分解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各种塑料制品的原料。90%是由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所构成。   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在数千至15万的范围内,一般都能抗生物降解。聚合物之所以难以降解与其分子量过大有关。分子量越大,抗生物降解性越强。 三、微生物对有毒元素的转化   污染土壤的有毒元素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渣和垃圾,冶炼和采矿工业是向环境中释放有毒元素的主要污染源。   对人畜毒害大的污染元素有汞、砷、硒、镉、铅、铬、镍、钼、锌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物的致毒作用有3个特点:   ①致毒浓度如汞、镉等重金属的致毒浓度范围在1-10mg/kg以下,微量的重金属就可能产生毒性效应;   ②通过食物链积累重金属可在高营养级水平的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   ③有些重金属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转化成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 利用微生物从土壤中吸收提取这些物质,然后集中处理,消除其污染 。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