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1.危险化学品:药品存放着大量危险化学药品和玻璃制品,即使最安全的化学药品也有潜在危险! 2.电、设备:设有加热设备和电器开关,存在火灾和触电的危险! 3.微生物:致病菌污染的危险 4.高压容器:高压灭菌锅! 5.检验过程常见问题: 如若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意外便容易发生。3.事故案例分析(一) 2002年9月,某分公司化验员采用乙醚和石油醚加热挥发做完奶样品的脂肪试验后,将未完全挥发尽的试验样品,放入了烘干箱,试验样品在烘箱内继续在挥发乙醚和石油醚的残余气体,当释放出的混合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受烘干箱内温度和明火影响,造成了着火爆炸。主要原因于以下两项: 1)不安全的环境 化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加强以上方面的管理,创造安全、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每个实验室工作者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 2)不安全的行为 各实验室新录用人员进入化验室实习和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上岗考核中必须有此项内容的考核,实验室安全考核达到要求后方可从事其它操作技能方面进行考核。在岗检验员每半年至少一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知识。意指化学实验室內各项硬件设备的陈设放置或维护不当而形成的不安全环境实验室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包含以下三项: 1.不适当的态度 2.缺乏知识或技能 3.不适当的机械或物质的操作行为请指出下列照片中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下列照片中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请指出下列照片中所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按照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有毒品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第八类.腐蚀品 第一类:爆炸物 第二类:气体 2.1组:易燃气体,例如氢气、天然气、乙炔、液化石油气。 2.2组:非易燃、非毒性气体有窒息性如氮气、二氧化碳有氧化性如氧气。 2.3组:毒性气体半数致死浓度小于5000ppm者,例如:氯气、氨气。 第三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组:易燃固体 摩擦或遇热易与燃烧之固体,例如:红磷 4.2组:自燃物质 与空气接触发热著火,或易与自燃发热者,如白磷、镁粉末及其他金属粉末。 4.3组:禁水性物质 与水接触反应产生易燃气体者,如: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等物质、具有与水接触能放出易燃的气体。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组:氧化性物质 能释放出氧,帮助还原性物质燃燃者,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硝酸银、高氯酸、硝酸钾 5.2组:有机过氧化物 有机物含有过氧分子结构,易分解爆炸、燃烧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者。例如:过氧化氢 第六类:毒性物质 由于吞食、吸入或与皮肤接触,有致人于死、严重者伤害或有害健康者。 例如:如CO、HCN、CI2、 NH3、SO2、SO3;有毒药品:N-1奈基乙二胺盐酸盐,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醇(吸入可损坏神经、肝和肾)水银(剧毒可产生蒸汽)、汞(剧毒可产生蒸汽)、红色碘化汞(剧毒可产生蒸汽)铬酸钾、重铬酸钾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 第八类:腐蝕性物质 接触这些物质会灼伤皮肤,会侵蚀物品。例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必须高度警惕,操作时戴防护口罩; 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要远离明火和电火花,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汞是化学实验室的常用物质,毒性很大,且进入体内不易排出,形成积累性中毒; 安全使用汞的操作规定: (1)汞不能直接露于空气中,其上应加水或其他液体覆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型呼吸衰竭护理查房.pptx
- Orientalmotor东方马达 無刷馬達組合 BLH系列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领导干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策略.pptx VIP
- The Six Sigma Handbook GBV(6西格玛手册GBV).pdf VIP
- 艺人经纪代理合同9篇.docx VIP
- 对国土空间规划认识.pptx VIP
- 2024年白酒酿造工(制酒制曲)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选择、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建设发展规划3篇 .pdf VIP
- Aspen plus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制苯乙烯模拟工艺设计.docx VIP
- 养老院护理员携带管制刀具的情况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