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剂:双缩脲试剂 用法:先加A液(0.1g/mLNaOH), 后加B液(0.01g/mLCuSO4) (碱性环境下的Cu2+) 现象:形成紫色络合物(注意:不须加热) 注意:先加双缩脲试剂A , 再加双缩脲试剂B(先后加入) 5、蛋白质的鉴定 材料:大豆组织研磨液或蛋清稀释液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用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用途不同 斐林试剂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斐林试剂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斐林试剂用于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在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质量浓度 为 0.05g/ml 在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质量浓度 为0.01g/ml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③ 使用方法不同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③ 使用方法不同 斐林试剂,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混合 后加入待检测的材料中; 双缩脲试剂,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是 先后加入的。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④ 使用原理不同 ③ 使用方法不同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④ 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参加反应的实质上是Cu(OH)2, 其中Cu(OH)2被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 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 双缩脲试剂实质上是碱性环境下的 Cu2+起反应 ③ 使用方法不同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④ 使用原理不同 ③ 使用方法不同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⑤颜色反应不同 4、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点 ④ 使用原理不同 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 使用方法不同 ② CuSO4溶液的浓度不同 用途不同 ⑤颜色反应不同 例1:(09年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 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 确的是 ( ) 紫色 双缩脲试剂 蛋白质 ④ 蓝色 斐林试剂 淀粉 ③ 橘黄色 苏丹Ⅲ 脂肪 ② 红色 甲基绿 DNA ① 预期显色结果 检测试剂 待测物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1条或几条肽链 盘旋、折叠形成复杂的 空间结构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1条或几条肽链 盘旋、折叠形成复杂的 空间结构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蛋白质分子 1条或几条肽链 盘旋、折叠形成复杂的 空间结构 三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2. 空间结构 n 氨基酸分子 脱 水 缩 合 肽链(多肽) 蛋白质分子 1条或几条肽链 盘旋、折叠形成复杂的 空间结构 蛋白质变性的原因: 空间结构破坏 补充:蛋白质的几个性质 1、变性:实质是空间结构改变。 蛋白质受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如铅、铜、汞等)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苯甲酸)等的作用会凝结,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即凝结后不能在水中重新溶解,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不仅丧失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运用变性原理可以用于消毒,但也可能引起中毒。 2、盐析: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这样析出的蛋白质在继续加水时,仍能溶解,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采用多次盐析,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3、具有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