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东莞市的产生与发展 摘要: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动力 历史背景及行政规划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公元前20 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 214 年,秦始 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 222-228 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 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1988 年 1 月 7 日,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三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管辖28个镇,4个区——莞城区,东城区,南城区,万江区、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窖、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横沥镇桃子园高新产业园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年底,常住人口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万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区域地理条件与城市的发展分析 区域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础和背景,不同的区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 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这里我们先分析一下市的区域 地理条件。 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矿产资源   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电力能源   东莞一向十分重视电源电网建设,国家在这里建设的沙角电厂,是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之一,发电装机容量388万千瓦。另外,本市自行建设的电厂18间,发电装机容量261.77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全市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5座,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各镇街均有二到三座110或220千伏变电站,2005年供电量415.66亿千瓦时。东莞市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有变电站92座,拥有主变台数257台,主变容量2489.8万千伏安。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对重点企业实行双回路供电。2004年全市供电量 372.84 亿千瓦时,完全能保证生产、生活用电。2004年,全市自来水日供能力43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供水能力15.69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4.01亿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8%,完全能满足工业生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