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凉山州公路管理局多种经营公司
工作简报
【2015】第5期
凉山州公路管理局多经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当我从柜子里翻找暖暖的外套的时候,我知道冬天已不远了。十一月了,这是个我喜欢的时节,这个时候祖国的大部都已银装素裹,是冬的气候了,唯独西昌这儿,白天仍然是艳阳高照,只是多了一丝丝寒意!
一、看,多经公司在发展
2015年11月3日上午,州公路局工会主席范建华与多经公司总经理王建华,一同带领一直关心多经公司成长与发展的退休老干部和桥工队的领导同志们参观多经公司各部门建设现状,为他们介绍各项目经营发展情况。
第一站:川交驾校新训练场
川交驾校新场地从2013年开始寻址建设,于2014年3月竣工正式投入使用。新场地占地面积约50亩,场地内设施配备和设置是严格按照国家对驾训场地模式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驾校办公室的设施设备配备也完全符合车管所的要求,驾训车辆全部新装了GPS车辆跟踪系统,理论教室也新增了20台理论模考电脑。王建华总经理告诉大家:“如今的川交驾校是全州训练场地最完善的一所驾校,是凉山州第一家通过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定级审核的驾校,也是第一家拿到《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驾校。目前川交驾校已跃升为州内一流的驾训学校,各科目的考试合格率正稳步上升。”
第二站:马道沥青接卸站
马道沥青接卸站总投资600万,采用国家沥青库二级建设设计标准建造,是攀西地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沥青接卸站。王建华总经理指着5个储油罐介绍道:“最大的2个是2000吨的,小一点儿的2个是1000吨的,最小的1个是200吨的,5个罐子共6200吨的储油能力。目前,已点火成功,进入试营运阶段,各环节工作正在不断地相互衔接与完善,力保全面工作铺开后无一纰漏。”随后,王总经理还给大家介绍了接卸系统及其工作原理,讲述了在争取马道沥青接卸站合作项目时遇到的困难与阻碍以及接卸站日后的营业范围与营运能力。
第三站:位于黄联的通行机械化养护中心、黄联油库、战备物资储备库
走进黄联综合区,在绿色环绕的大院中有3幢新建明亮的大楼,
西昌战备物资储备库及综合楼 (图3)
有许多排放整齐的公路养护设备和车辆,还有先进的改性沥青生产线和沥青储备设施……生产生活区域规划井然有序。王总经理如数家珍般一一指着车库里的每一台机械设备,报着它们的名字介绍它们的性能:波型护栏修复机、三猫机、同步碎石封层车、光轮压路机等等。
随后王总经理带我们走进战备物资储备库,仓库里整齐摆放着修护保养后的战备钢桥部件,部件前的构架图清晰地记载着部件的名称、形状和性能。仓库旁的综合大楼更是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连一向严肃的范主席也调侃:“黄联职工宿舍都超过三星级标准了!”
参观结束后,老领导们和桥队的领导同志们对多经公司的成绩与进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多经公司不等不靠,努力拓展业务,着力推进公司各项建设发展,职工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看后令人鼓舞、倍感振奋和欣慰!州公路局工会主席范建华指出之所以带大家来看看多经公司的发展情况,就是希望能将这种“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多经企业精神传播给每一位凉山公路人,就是要把公路局的这种正能量传递开来!
二、民生公益一肩挑——赞公路局各级领导有作为
三岔口西巷的州公路局家属大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院内房屋都有四十多年的房龄。院内房屋因年久失修,水管外露,墙皮脱落,电路、线路设备老化严重;院内环境脏乱差,蚊蝇鼠患严重,基础设施不配套;院内道路交通不畅,下水道沟渠堵塞污水横流,消防设施缺失,安全、消防隐患大,治安差。年代久远的房屋,恶劣的居住环境,逐步让大院成为“贫民窟”。
“贫民窟”内脏、乱、差,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显然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旁边是美丽的机具站新区,背后靠的是州委大院,它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攀西中心城市的社会形象,拖了城市发展规划的后腿,早就该纳入旧城改造了。特别是在遭受5.12大地震后,原本砖混结构就不抗震,加之年久失修,震后立即出现了楼房震裂、屋面漏雨、梁柱歪移断裂等一系列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鉴于形势危急,住户们纷纷多次上书州政府,强烈要求重视民生给予解决。州政府也认为旧城改造消灭贫民窟是公益事业,危房改造更是民生大事二者都马虎不得。州政府就将民众意愿与要求转发给公路局,州公路局领导们闻后非常重视大院居民的呼声,立即组织力量解决反映的问题。
大院业主们均属于本单位50-60年代基层一线经济贫困的老年职工,州公路局领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