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试卷分A、B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请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答题的相应位置 A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诗句体现地球公转自转现象的是 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②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皆自然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①错。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皆自然②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③错。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④对。C对。 考点: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2. 夏季某日正午时刻,P地而北数千千米外的地直立的长度与其影长相等则PQ两之间的球面距离约为 A.2000 km B.3000 km C.4000 km D.5000 km夏季某日正午时刻,P地北数千千米外的地直立的长度与其影长相等则PQ两之间的球面距离约为5000 km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纬度与距离计算。 3.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岩石圈物质循环 D.水循环 下图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题。 4 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5图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 B. C. D.4. 读图,此时甲地天气特点是寒冷干燥晴暖 5. 图中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是 6. 甲、乙两地相比 A.甲年均温于乙 B.甲降水大于乙 C.雨热同期 D.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7.对于甲乙两的推断是A.雨季都受带控制 B.乙 C.海拔甲于乙 D.甲乙6. 读图,根据图中曲线,甲、乙两地相比,甲年均温于乙甲降水于乙雨热同期季多雨季干燥 7. 图示反映的甲乙两雨季都受带控制海拔甲于乙 城市热岛强度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图示意某平原城市1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题。 8. 仅从城郊间热力环流考虑,郊区甲点1月份的风向大致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的月均温至少相差2℃ B.甲风力很可能小于C.西郊的热岛强度小于南郊 D.该城市可能位于华北平原的风向大致是西南风 9. 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甲地气温约6.5-7.0℃,乙地气温约5-5.5℃之间,两的月均温℃,至少相差℃,A错。甲风力很可能小于西郊的热岛强度于南郊℃,该城市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0.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③ B.⑤ C.⑥ D.⑦ 1. 2015年5月20日15时厦门突降暴雨,市区内涝严重。造成这次厦门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热岛效应导致①环节增强 B导致环节增强 C排水设施不足导致⑤环节受阻 D绿地面积减少导致④环节减弱0. 读图,图中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③是降水,A错。⑤是地表径流,B对。⑥ 是下渗,C错。⑦是地下径流,D错。 11. 2015年5月20日15时厦门突降暴雨,市区内涝严重。造成这次厦门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排水设施不足导致⑤环节受阻①环节增强导致环节绿地面积减少导致④环节减弱2011年11月3日厦门号帆船从厦门航,历经十个多月的环球航行,于2012年9月14日上午厦门。厦门号帆船环球航行线路,完成题。 2. 流经下列海区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 在下列海区航行时逆洋流航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 帆船经过合恩角附近海域,海浪,其原因主要是 A.离南极大陆近,极地东风强盛 B.纬度最高,气候寒冷[来源:学|科|网] C.寒暖流交汇,海水上升作用强 D.海域宽阔,西风强盛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读图完成题。 15 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A.向斜、背斜、断层 B.断层、向斜、背斜 C.背斜、向斜、断层 D.背斜、断层、向斜 16 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沉积—褶皱—断裂—岩浆侵入 B.沉积—地壳下降—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C.地壳下降—褶皱—沉积—断裂—岩浆侵入 D.沉积—地壳下降—岩浆侵入—断裂—褶皱 17 丁处山岭的是 A.沿背斜顶部裂隙侵蚀而成 B.因向斜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C.因背斜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aifc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