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摘 要: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其突出特点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主要对“学案导学”课堂操作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借鉴。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历史 学案导学 自主课 展示课从2014年起,以“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试验在我校全面展开。通过两年实践,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我校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学案导学”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得到的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概括为两课八环节,两课是指:自主课和展示课;八环节是指:(自主课)示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展示课)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收缴学案→评价促进。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为案例进行阐述。一、依据示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约20分钟)自主课上,下发“学案”,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浏览网页,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视频资料作为开篇,引入本课主题“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举国同庆,万众欢腾,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百年国耻一朝洗雪。紧接着播放“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会谈的一段视频,这是中英两国领导人关于香港问题的一次重要谈判,“中国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不管用什么方式……”邓小平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坚定的不妥协的立场,一种民族的自信和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自学“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时,我引用了余光中的《乡愁》,让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体会作者“愁”之深,“愁”之切,离愁别苦,让人感受颇深,进而体会两岸同胞期盼统一,期盼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团聚的共同夙愿。汪辜会谈、九二共识、胡连相会、两岸三通让我们看到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看到了祖国完全统一的美好前景。整节课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始终处在波澜壮阔的撞击和升华之中。二、依据疑难信息反馈,组织讨论,尝试解疑(约20分钟)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方式解决,并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本课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四个探究内容(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形成、内涵、意义);统一之路――港澳的回归意义;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共包括九个问题,其中在“统一之望”中,我利用“学习延伸”部分的一道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请收集有关历史和现实材料,分析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学生当堂搜集资料,进行讨论和探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扣标整合,培养能力(约30分钟)展示课上,让学生就学习任务中的内容分组展示,主动参与,意在培养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如,在导学案的“统一之由”中有一个问题:“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第二小组的学生很好地利用了“历史纵横”中叶剑英委员长《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内容。指出其谈话内容的最突出部分是“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台湾实行的“一国两制”,比港澳拥有更多更大的自治权,如台湾可以保留军队等。可见,“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而且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再如,在导学案的“统一之策”中,我设计的问题是:“关于中国能够收回香港的原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看法有何共同点?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第四小组学生认真阅读“学思之窗”中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两段话,进行回答,并让全班学生认识到香港的回归不仅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更是中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而进一步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四、教师精讲点拨,学生归纳总结(约10分钟)指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交流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性、思想性等本质性内容,最后由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形成知识体系。五、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约10分钟)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当堂教学效果。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出示参考答案,小组讨论,教师讲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本环节我一般会设计5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六、收缴学案,评价促进展示课之后,上交导学案,教师细心查阅,并打出等级,作为平时成绩,鼓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