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哲学思想 一、天命观 “孔子是不迷信的”(杨伯峻译注p89)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 不置可否,不论其有无。重人事而轻鬼神,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不表态。 孔子平时“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君子于其所知,盖阙如也。”(《子路》3) 他主张“多闻阙疑”(《为政》8)还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15)凡事应该多问一个为什么。 对祭祀之事只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12)其目的是为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9)。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则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1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22) 孔子病重时,反对子路为他向山川鬼神祈祷(《述而》35)。 楚昭王病重时,拒绝祭祀河伯,孔子赞美他“知大道”(《左传·哀公6年》)。 孔子也不信占卜。 反对臧文仲“居蔡”,“何如其知也!”(《公冶长》8) 引《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时,结论是“不占而已矣”。(《子路》22)仅未明言“枯骨死草,何能知吉凶乎”(《论衡·卜筮》)而已。 孔子借鉴了前人的思想。 周太史过答宋襄公问时就认为“陨星”是“阴阳”之事,而“吉凶由人”。子产也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左传·昭公16年》) 但不能说孔子是唯物主义者。他只是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17)而已。“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3) 论天。《论语》中孔子说了12次。 有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述而》19) “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泰伯》19) 此意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大象》)类似。 主宰、命运之天则有多次。如: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13) “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9)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28)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23)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5) “吾谁欺?欺天乎!”(《子罕》12)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35) 其具体语境: 一是发誓(“天厌之”), 二是在困境中自慰及慰人(“知我者其天乎”), 三是发怒(“欺天乎”) 。 论命。 (论语)中孔子说了5次。如: “五十而知天命”(《为政》4)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10)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36)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8)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3) 古人言命,是不能理解宇宙及社会现象的缘故。孔子所言,亦多关于人事。天如有意志,伯牛不应有恶疾。 故孟子这样解释: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 认识论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9)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20) 孔子倡导多闻多见。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述而》2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18)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2) “小子何莫学夫《诗》?……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9) 孔子也重视思维。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10)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12) 感知与思维还应达成统一。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15)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31) 中庸思想 既是孔子的哲学方法论,也是其最高道德标准。 《说文》“中,正也。” 《尔雅》:“庸,常也。” “过犹不及”(《先进》16)守其标准,不走极端。 不讲原则,即为“乡原,德之贼也。”(《阳货》13) 一定事物的质,总是与它的量联系在一起。要保持其质的相对稳定性,其量就得保留在一定的界限(即“度”)内。 “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毛泽东书信选集》p141)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商孵化园运营方案.pdf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7讲物态变化(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ISO22000-2018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可编辑可复制).docx VIP
-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10讲质量与密度(含答案与解析).docx VIP
- 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沂蒙革命老区为例.pdf VIP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一)复习答案学生版.doc VIP
- 《陈士铎医学全书》.doc VIP
- led灯具的结构基础知识.pdf VIP
- Yamaha雅马哈 CS-R5 英文说明书.pdf VIP
- 中信建投-金融-证券行业深度报告:券商-金融科技标的的弹性测算及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