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论语》十二章前六则中,哪些属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 1.学习态度: 2.学习方法: 3.品德修养: 当堂训练用一用,考一考,看谁脑子好。 小组竞赛题,每题10分。全班分为两组,前四纵列为第一组,后四纵列为第二组,谁先举手就先叫谁,但一定要认真思考,听我把题念完,否者就是违规了。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孔子的文学常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前四则。 3、能正确译讲并背诵前四则。第一课时 展示预习 《论语》、孔子的文学常识知多少?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字,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教育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丘 仲尼 春秋 思想 儒家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编写的,关于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第一次“先学后教”: 比正确朗读 1、自由朗读前四则二遍,如有生字问同学或老师。 2、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声音洪亮。 3、齐读课文。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 自学指导译讲前四则:请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边逐句读文,边结合文中注释或工具书翻译。有不懂的词句,可以问学习小组同学或老师。 要求: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翻译这一句。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8分钟自行翻译,2分钟组内合作。每组抽一句。组内一人读原句,解释重点词,一人翻译句子,一人补充。) 1.子曰:“学 而 时习 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1.子曰:“学 而 时习 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堂训练背诵前五则,用一用,考一考,看谁记得快、记得准。认真思考,听把老师把题念完说“开始”之后,无需举手直接起立背诵,完全正确者获胜,小组加一分,个人加一分,否则违规。1.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2.外校从很远的地方来我校参观学习,我们表示欢迎应该怎么说:————————— 3.古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是:—— 5.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是:———— 1、引用今天学过的其中一则,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或言行,说说自己的体会。 2、搜集孔子及其弟子的其它小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1.子曰:“学 而 时习 之,不 亦 说 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1.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2.外校从很远的地方来我校参观学习,我们表示欢迎应该怎说:—————————— 3.古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4.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是:—— 5.孔子回顾自己一生的历程是:———— 6.君子应当坦然面对艰苦环境,坚守自己志向,做到贫贱不移的句子是:—————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