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的滋养 智慧的启迪摘 要: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思想,为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素材资源。民间文学主要在生态精神和生态题材两方面滋养、影响着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创作。少数民族作家在汲取其有益的成分的基础上,从民族现实生活出发,创作了一批颇具生态意义的小说。关键词:民间文学;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创作;滋养;启迪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19-03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属于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民族集体的生产和生活,渗透了民族集体的思想和愿望,融合了民族集体的智慧和趣味。由于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内蒙古少数民族人民主要以游牧和狩猎生活为主,因此与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他们认识到人离不开自然,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更好的生存下来。于是,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各种文化形式具有浓厚的生态意味,成为传承民族的生态智慧、生态思想和生态理想的重要载体,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回应时代的召唤,在汲取本民族民间文学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创作出一批颇具生态意味的生态小说。一、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意识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对生命、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情感性地表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图腾崇拜表现了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语(Totem),意为“他的亲族”。图腾崇拜认为,人与某种植物或动物之间,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血缘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亲族”关系,从而向其祭拜。如生活于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先民,看到熊的某些动作很像人,如熊能坐在那里用前爪进食,能用后腿直立行走,还会用前肢作眼罩窥视前方,便认为熊与他们有着某种亲缘关系,视熊为图腾,给予敬畏和崇拜。鄂伦春人虽已狩猎为生,轻易不猎食熊,但由于食物的短缺,不得不猎食熊时,猎到熊后,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并且有一些禁忌。打到熊后,要哭着把它抬回来,吃熊肉之前,必须先向之叩头。熊头必须留在猎获处进行风葬,不能食用。吃剩的熊骨头等要由猎熊人收起来,举行送葬仪式之后,哭一通,再将其风葬或土葬。分熊皮时,一个人拿熊皮在乌力楞中挨户串门,以示与熊告别。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也记载着数量可观的图腾神话,认为他们的祖先与某种动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于是便有了狼、鹰、鹿、马等的崇拜。在蒙古族人们的眼中,狼、鹰、鹿、马等动物是不可随意猎杀的,草木花草也不可随意践踏。凡此种种都体现了少数民族先民万物有灵的生态意识。其二,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态理想。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得内蒙古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与自然建立了和谐相处的关系,并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人类与其他生命的相互关爱,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蒙古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频繁的迁徙使孩子很不解,便问自己的母亲,我们蒙古人为什么总是游牧和迁徙,就不能定居在一个地方?母亲告诉他,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额吐根(萨满教中的地母神)会疼痛的,当蒙古人游牧和迁徙时,就像血液在她身上流淌一样,地母神才感到舒畅。流传甚广被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三大名著之一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强烈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可谓其重要主题之一。史诗满怀深情地描绘了阿尔泰山的奇壮景观,对古代卫拉特部落的生活环境做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渲染:蔚蓝的宝木巴海,高耸入云的阿尔泰山,翡翠般的千里草原,一望无际的银色沙漠,嘶鸣奔腾的马群,玛瑙般的牛羊,光芒四射的巍峨宫殿,构成一幅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草原特有风景画。在辽阔的草原上,牧马人拿着套马杆翻过高山,越过湖泊,追逐奔驰的烈马的精彩场面,令人神往。作者怀着无比热爱和骄傲的心情,对宝木巴反复咏唱赞美:宝木巴的人民青春常在,没有衰老,没有死亡,象二十五岁的青年那样,生龙活虎,永远健壮。这里没有鳏寡孤独,人丁兴旺;这里没有严寒酷暑,四季如春,百花烂漫,百草芬芳。充分表达了草原牧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永享安宁的社会理想和愿望。二、民间文学对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生态创作的滋养和影响民间文学是孕育民族作家之根,内蒙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态精神和生态智慧,滋养和影响着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创作,这种滋养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民间文学中滋养了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生态精神。新时期内蒙古少数民族作家汲取本民族民间文学生态精神的滋养,回应时代的召唤,开启了自己的生态创作。他们或揭露着现代文明对草原与森林带来的冲击与破坏,反思现代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灾难,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际象棋的课程教案.docx VIP
- 器械科制度汇编.pdf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第七章 集装箱码头船舶配积载业务.ppt VIP
- 风中奇缘-中英文台词打印版.doc VIP
- 《机电概念设计基础》课件——运动副.pptx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docx VIP
- 二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