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浒传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宋江起义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实有其事,但规模不大,影响有限。 事件本身具有的新闻刺激性使其在民间广为传播。 宋元时期民族矛盾的尖锐冲突、社会腐败的泛滥成灾使其在民间愈演愈烈。 成书过程 南宋时期水浒人物故事已成为“说话”表演内容。 宋末元初《大宋宣和遗事》首次将分散的水浒人物故事组织在一起,初具《水浒》雏形。 元杂剧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水浒戏,著名的如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功》、李文蔚的《燕青捕鱼》 。但水浒戏剧情与《水浒》情节差异较大。 一般认为《水浒》成书时间为元末明初。 作者问题 1、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间高儒《百川书志》、郎瑛《七修类稿》) 2、罗贯中作(见于万历间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王圻《稗史汇编》) 3、施耐庵作(见于万历间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4、施作罗续(见于明末清初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水浒传》) 实际上三种意见,即《水浒传》是罗作,施作,施、罗合作。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施作。但迄今为止,几无关于施耐庵可信材料。 版本问题(一) 1、百回本,这个本子在排座次后紧接着是受招安,征辽、征方腊。 2、一百二十回本,在百回本的基础上于征辽、征方腊之间又增加了平田虎、王庆的故事。 3、七十回本,明末金圣叹删去排座次以后内容,并将第一回改作楔子,伪托古本行世。成为清三百年间最流行的本子(腰斩本) 。 以上是明代常见的三种版本,这三种本子在文字上有差异。可见明代《水浒传》并无定本。 版本问题(二) 繁本、简本主要是叙事描写有细腻与简略之别。 百回本多属繁本。一百二十回本多属简本。 繁本、简本孰先孰后学术界尚无统一意见。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节本,而不是由简本发展成繁本。 《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A (1)“官逼民反” (“逼”!高俅作乱——林冲、武松、宋江逼上梁山!) 《水浒传》是一部正面表现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伟大作品。它热情歌颂起义英雄,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反映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部过程。赞美和歌颂“大逆不道”的农民起义,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实质是“官逼民反”。林冲的道路,是最典型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道路,代表着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绝大多数人的经历和命运,最形象地、深刻地揭示了人民起义的实质。 金圣叹: “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水浒传序》)金圣叹:“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第一回批语) (2)“替天行道” 宋江来到梁山水泊后,明确了梁山军的纲领:除暴安良、替天行道。 宋江:“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愿早早招安,别无他意。” 九天玄女:“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 “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 (3) “忠义之烈” ①“忠义”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忠”与“义”从来就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中的重要范畴,自宋元以来在社会上特别流行。“忠义”中有“为君”而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也包含着“保境安民”、“杀尽贪官”等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对“义”字的强调,更反映着社会道德规范的变化。《水浒传》讴歌“仗义疏财,济危扶困”,不仅仅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戮力相助”,而且更深刻地反映了由于城市居民、江湖游民等队伍的不断扩大,社会道德规范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正统道义,而且包含了江湖道义。 ②宋江与“忠义之烈”。 《水浒传》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小说描写了一批“忠义”之人,他们忠于大宋皇帝,愿“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然而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就是来到梁山,他们亦是高举“忠义”的大旗,宋江改梁山原来的“聚义厅”为“忠义堂”,宋江口口声声称“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渴望招安; 接受招安后,这批“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的英雄,却一个个被奸臣贪官逼向绝路、死路。作者一方面宣扬“忠义”,肯定、颂扬宋江等人的接受招安,一方面却写出了接受招安的悲惨结局(农民起义的历史实事;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以悲愤引人深思),小说70回后的内容充满了悲剧色彩,似乎昭示世人:忠义最后的悲惨结局——“煞曜yào罡星今已矣,谗臣贼相尚依然!”作者对这样的黑暗现实深感不平,发愤而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 3、思想倾向B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浒传》通常被认为是一部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现又有不少学者认为,其实,水浒英雄中真正的农民很少,它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1)宣扬忠义思想。 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其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166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