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以致用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陈万辉 轻轻的告诉你…… “原罪”—— 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所犯的 罪行,传给后世子孙,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源泉。 人从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要不断地赎罪,只有不断的赎罪,灵魂才能得救 上帝派他的儿子耶稣来到世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上帝面前替人类赎了罪。《圣经》主张“义人必因信得生”,凡是信仰上帝的人都能得救。 “救赎”—— 基本教义—— 第一幕 中世纪的黑暗 中世纪时,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通过攫取对圣 经的解释权,把自己变成了上帝的代言人。他们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复杂的圣礼和善功才能得救。 (1)与圣经相比,天主教会认为人应当 怎样实现救赎? (2)教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因行称义” 1、天主教会的主张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上帝 2、教皇的权威 “卡诺莎之辱”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兜售“赎罪券” 最大的封建主,经济特权 2、教皇的权威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向民众兜售“赎罪券”以搜括钱财。 经济: 垄断意识形态和司法权 2、教皇的权威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完全垄断了西欧的文化和教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 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 思想、法律: 总结归纳——历史的推手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2、天主教会的政治、经济盘剥 3、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出售赎罪券——导火线 第二幕 挑战教皇的权威 他,让人们感受自由,用虔诚的心与上帝同在; 他, 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经济与科学的发展; 他,冲破中世纪的阴霾,领导人们迎来近代黎明的曙光。 他是谁?…… 感动德国人物颁奖词 2005年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 马丁 · 路德 阿登纳(首任西德总理) 马丁·路德 卡尔·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 舒和兄妹(反法西斯烈士) 勃兰特(西德总理) 巴赫(音乐家) 歌德(诗人) 古滕贝格(铅活字印刷术发明家)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宰相)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 1500年路德进入爱尔福特大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毕业后进入奥古斯丁修道院,他按照神学家宣扬的天主教信条潜心修道,遵守禁欲主义,以斋戒、自我鞭笞等各种苦行进行修炼,以求取灵魂得救。 故事一 灵魂的挣扎 Year 1500—1510 华丽的祭坛 ? 请回答 : (1) 路德是如何求取灵魂得救的? 1510年,路德带着朝圣者的热情首次赴罗马。那里的世风恶浊及教廷的腐败使他大失所望。他开始对教会的救赎制度发生怀疑。 路德在灵魂的挣扎中坚定了改革宗教的决心。 (2)是什么让路德坚定了改革宗教的决心? (一)马丁路德的和《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一个名叫特策尔的传教士来德意志出售赎罪券。特策尔此次是作为教皇钦差而来的,集资目的是修缮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路德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挥笔写下《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并把它贴到了维登堡教堂的门前。论纲迅速传遍德国及整个西欧,像一团炽热的火种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熊熊烈焰。 故事二 《九十五条论纲》 Year1517 《九十五条论》 序幕 1519年6月,路德来到大城市莱比锡,他的对手是罗马天主教大神学家艾克。路德在庭上手捧《圣经》,坚定的说:“人的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