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1)见证一:汉字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一部军事著作—— ? 第一部科普作品——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思维拓展】 中华文化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民族的语言、艺术、传统习俗,如音乐、舞蹈、戏曲、祭祀、婚丧礼仪、中医药技术和陶瓷制造,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17、18世纪在世界发生哪些变化? 政治上:欧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 思想上: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扩张,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有哪些表现? 清朝统治者极力提供程朱理学,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人们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淡薄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 * * * * * * *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回顾四大文明 古巴比伦 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泥板字-楔形文字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 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 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 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埃及文化古埃及,一般指公32世纪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这段时间内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埃及文明 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 艾菲索斯 希腊古城遗址 埃及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区别在哪里,可以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公元前2100年 中国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公元前3000年 古埃及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公元前3000年 古印度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 公元前3500年 古巴比伦 结果 发展 产生时间 国家 烟消云散 雅利安化 面目全非 发展至今 它们都曾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而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中的遗憾!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司母戊方鼎 兽爪三足鼎 人面鼎 殷周 甲骨文 古代中华文化 旬子 孔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春秋战国 秦汉时期 兵马俑 金缕玉衣 长城 魏晋 南北朝 敦煌壁画 隋唐时期 骆驼载乐俑 僧一行 敦煌莫高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黄宗羲 顾炎武 故宫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作用文化思想 明清 宋元明 隋唐 汉 秦 春秋 战国 殷商时期 发展时期 天命神权 “敬德保民”思想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 独尊儒术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 产生宋明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具有划时代意义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是重要原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重要见证 源远流长 任重道远 为什么中华文化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化? 2 原因一 2 原因二 2 原因三 (1)见证之一:汉字(重要标志) 汉字的演变历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隶书 楷书 行书 金文 草书 篆书 甲骨文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汉字的发展与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中华文明的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