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有何特征? 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大动荡: 诸侯争霸,战争连年社会经济发展 大发展:民族不断融合文化异常繁荣 该时期文化异常繁荣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 “百家争鸣” 产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根源: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老子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管理藏书的官吏),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一书相传为其所作,在道教被尊奉为教主,被称为太上老君。 阅读材料了解老子的思想主张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第一性的,万物 是道派生出来的)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 (道是无形、无象、无体的,就是无)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对立的东西可以相互转化) 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无为”的含义:反对严刑峻法,统治者要不干预人民生活,少一点欲望与作为,少过问政事,薄赋敛,轻刑罚,尚节俭.任其自然,天下就会安定,政权就会巩固. 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主张呢? 1、同情人民疾苦:合理,进步性。 2、 “小国寡民”:是消极、倒退的。 3、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 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 以德治民 礼 有教无类 如何看待孔子的“仁”? 主观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制的统治。a、提高劳动人民的身份 具有进步性: 地位,促进生产的发展。b、有助于调节社会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翟 兼爱、非攻、尚贤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重民、性善 荀子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人之性恶 道家 庄子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法家 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政治改革、主张法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分析:墨子思想 1、根源:(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一个安定的生产环境。(2)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残酷剥削人民。(3)封建经济的形成发展,小生产者 队伍的壮大。小生产者地位低下,希望提高政治地位。 2、评价:(1)是符合人民利益的。(2)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3)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4)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弘扬。孟子为什么提出“重民”思想? 1、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中认识到广大人民的力量。 2、希望实行一种相对宽舒的统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3、战国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者的地位有所提高。 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最受到统治阶级推崇: 1、原因:(1)、顺应了历史潮流。(2)、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 政权的需要。(3)、符合诸侯国君增强国力,兼并天下的愿望。 2、影响:(1)、反映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2)、为秦始皇巩固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3)、过于严厉,导致秦暴政,秦王朝短命而亡。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电影《墨攻》表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思想;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有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pdf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12 任务十二 认识微博营销.docx VIP
-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件.ppt VIP
- 中心管道吸痰护理操作.pptx VIP
- 市场营销沙盘模拟实训教程—基于ITMC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 第2版 学习情境二 营销策略基础.ppt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6 任务六 掌握新兴的新媒体营销方法.docx VIP
- 苏教版小学上册音乐四年级全册教案.doc VIP
- 《新媒体营销》教案5 任务五 掌握主流的新媒体营销方法.docx VIP
- 七年级英语秋季开学第一课(人教版2024).pptx
- 《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7张PPT)2025.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