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迁移素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2】下图为我国近年来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下列因素中与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关系密切的是 (  )。A.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B.城市产业提升,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 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 D.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 解析 1985年以后我国的人口流动因为户籍制度的放松,为人口流动松绑,使得流动人口迅速增加,而1985年以前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人口流动量较少。 答案 C “民工流”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在我国的特殊的人口流动形式。 1.“民工流”的概况 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项 目 内 容 流动规模 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湖南、安徽等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等 类型 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2.“民工流”的影响 【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辨别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别。 人口迁移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这三个要素共同界定了人口迁移的内涵及条件,缺一不可。人口迁移的空间位移,也称之为“空间性”,指居住地的改变发生在地区之间,即跨越地区界线,或理解为需一定的距离;时间限度,只有那些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才能称之为人口迁移。 而人口流动是“短期的”、“不变更户籍”的一种人口移动。 教材P11~12活动 提示:1.故事中人口迁移事件主要有:闽东—台南,台南—长江三峡,上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盐城,盐城—上海,上海—深圳,丽江—深圳。 2.以上7次人口迁移与自然或环境、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原因密不可分。“闽东—台南”是由于清朝初年的屯边政策,“台南—长江三峡”是由于战争社会动荡所致,“上海—长江三峡”是由于当时的“上山下乡”政策,“长江三峡—盐城”是由于三峡工程导致环境变化所致,“盐城—上海”是教育招生因素带来的,“上海—深圳”是毕业后寻求较好的经济社会条件所致,“丽江—深圳”的女友可能是受婚姻等亲情(或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来深圳组建家庭所致。 3.(略) 教材P12~13活动 提示: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包括: 经济因素: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加剧。明朝中期以来,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山东等人口稠密区的农民纷纷迁至当时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开荒种地。 自然灾害因素:农业歉收,导致饥荒加剧。一般在灾害频发的年代,往往也就是山东人“闯关东”的高峰期。 政策因素:清朝东北地区多皇家禁地,迫于人口压力,光绪年间全面开禁,接纳大量关内移民,人口迅速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加强边疆建设政策的鼓励下,仍有少部分山东农民沿传统路线迁移到东北。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的原因: 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由人口净迁出省成为净迁入省。 亲情传统:移民自身受到返迁故地的潜在意识和亲情、乡情吸引。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此外还有亲情因素、宗教文化因素等。 3.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战争因素,例如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地区间的武装冲突等,生态与环境因素,例如洪涝、火山、地震等环境灾变等。此外,河道变迁对沿岸居民生计影响极大,夏商两代都邑频繁迁移,楼兰古城废弃多与此有关。 教材P15活动 提示:人口迁移和流动产生的其他效应: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人口迁移导致移民迁出区人口减少和迁入区人口增加,远比自然变动迅速、强烈。 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经济性迁移以青壮男性为主,使迁入区性别比上升以及人口结构年轻化,老龄化延迟,迁出区则相反。 对经济、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促进各民族和各地区人民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交流;调整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劳动力的供求比例,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带动智力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人种基因的交流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到1999年底,该市人口达到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 300.1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04.94万人,流入居住一个月以上流动人口1 259.60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人口有1 007.16万人,占总人口的78%。 第二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