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
游 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
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前提和物质保证。而就业则是人们获得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途径,能否提供充分就业是关系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和控制失业率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两个首要目标。
从统计数据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表现为“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特点。“九五”期间年均增长%,就业年均;“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就业年均,比“九五”时期少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九五”时期“十五”时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
然而,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不是统计数据反映的那样简单。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原有的大量无效和低效的正规或第一产业就业岗位的摧毁为代价,表现为城镇国有集体企业就业数量的大幅减少,以及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降低和就业人数的减少。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经济得以高速增长,这又创造了大量的高效就业机会,带动了有效的正规尤其是非正规就业的增长。
这种双重关系导致不同的隐性和显性结果。表面看,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是低弥的就业增长和失业率的提高,但事实上,在显性的就业增长低弥的背后,是隐性的就业结构的改善、有效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变动关系并非有悖于一般的经济学规律,恰恰相反,是一般经济学规律的很好体现,不能因表面上的就业增长缓慢而否定实质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高度正相关性。“无就业增长”的简单概括产生了混淆视听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变动关系。
一、经济增长拉动了约两亿的有效就业增加
首先,经济增长为上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非农就业机会。从1980年到2004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近22个百分点,按现在的就业总量推算,总量达到16000万人以上,即经济增长为16000万的农业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由于中国农业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估计总量超过3亿人),增加的非农就业实际上是新增就业。如果将这部分就业增长统计在内,中国的就业弹性系数将翻倍。
表1:分三次产业就业情况
年 份 就业人员(万人) (合计=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80 29122 7707 5532 68.7 18.2 13.1 2004 35269 16920 23011 46.9 22.5 30.6 第二,经济增长在公有制经济之外创造了大量的新的就业。从表2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只有国有和集体两种单位就业形式,同时有少量个体就业。到1985年开始出现少量联营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就业,到1989年又出现了少量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就业;从1990年开始,在城乡出现私营企业就业;从1993年开始,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就业;到1998年,又出现了股份合作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就业。城镇各种新的就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增加了总共8830万个就业岗位。
表2: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各类就业情况 (万人)
年份 全国合计 城镇合计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股份合作单位 联营位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外商投资单位 个体 1978 40152 9514 7451 2048 15 1985 49873 12808 8990 3324 38 6 450 1989 55329 14390 10108 3502 82 4 43 648 1990 64749 17041 10346 3549 96 57 4 62 614 1993 66808 18262 10920 3393 66 164 186 155 133 930 1998 70637 21616 9058 1963 136 48 484 410 973 294 293 2259 2004 75200 26476 67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