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秦时明月到诸子百家——墨家篇
浅谈墨家的侠文化
导语
作为从秦时明月开播以来五部贯穿始终的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介绍那个遥远的辉煌灿烂的春秋战国时代时,我们总是不能够避免这个曾经与儒家并称为两大“显学”的墨家。墨家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显学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墨家不曾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对雅文化的影响微弱些,但是墨学的精神却强烈地渗透到俗文化,特别是侠文化中去了。可以认为,中国侠士的崛起是与墨学的诞生分不开的。从可以做官而不肯为仕即为隐士的标准衡量,侠隐之士的确大量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
主论
由于战国时代是一个暴力、智力竞争的时代,所以墨子强调以自身的强力除害:“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强必饱,不强必饥”,贤良之人之所以能上得王公大人之赏,下得万民之誉,岂是天命,以其有力也。此强力论一反“命富则富,命贫则贫”的儒家传统论调,成为陈胜“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革命口号的先声。但同时,墨子又强调以义兴利“万事莫贵于义”,“兼即仁矣,义矣”。不过这里的仁义与儒家的仁义有无尊贱等级和有尊贱等级、功利主义和无功利主义的差别。如此,赖力仗义便构成了墨家“兴利除害”人格理想的实践方面的准则。 墨子“兴利除害”的人格理想与实践上的赖力仗义,带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并直接形成“杀己以利天下”的侠士之风。后期墨家把墨子倡导的这种人格概括为“任”:“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急”。旧注或以“任侠”解之,指以强力、财物急人所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扶持正义,铲除斜恶。 墨子本人正是这样任侠的身体力行者。公输盘为楚国造成攻城的云梯,将用来攻打宋国。墨子风闻此事,认为楚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是“伤义”,便从齐国出发,奔走十天十夜,赶到楚都郢去排纷解难。劝谏楚王不成,又说服公输盘。墨子解衣带设为城池,脱衣设作机械,九次瓦解了公输盘假设的攻城之计。最后,公输盘攻城之机械用尽,而墨子守城之器有余。公输盘不甘心地说:“我知道如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墨子轻松一哂,接口说道:“我知道你如何攻我了,我亦不说。”在旁一直观战的楚王听了两人的哑谜,疑惑了,墨子说:“公输盘之意不过是杀我。杀了我,就没有人替宋国守城了。但他没想到,我的徒弟禽厘等三百人,已经用我设计的守城之器,在宋城上坐以待攻了。故虽杀我,不能绝守城之方!”楚王恍然大悟,折服道:“我不攻宋国了。” 《墨子·公输盘》篇记载这段故事之后,又大有深意地带了一笔:“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也。”墨子只是出于除天下之害的义而赴汤蹈火去止楚攻宋的,并非衔君命出使。他对宋国的存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功成不图报,甚至宋国人无一知晓。他像一位正义的守护神,在默默地行使自己的责任。如果说墨子兴利除害的义举是入世者的行为,那么他“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心态,则是一种脱俗隐逸人格的折射。 于是,我们看到了侠与隐的结合,墨子成为侠隐人格的原型。对墨子的种种侠义行为和崇高人格,孟子由衷地赞美:“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为天下之利用,墨子不惜磨秃头顶,走破脚跟。庄子说墨子“生不歇,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是节厉苦行者,但也钦佩其人格的高尚:“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天下之好,即好天下之利。清代大学者王夫之于庄周文末下一断语:“今世为天主教者近之。”意谓墨子精神乃宗教之禁欲主义与信念的坚定信奉者。但孟、周、王诸大师都忘了一个“隐”字。历史没有明确的记录,但我们不难推断,在罢黜的百家思想中,墨家肯定是最受重创的一家,因为数百年的自由学术年代里,墨家是惟一可以同儒学学派相抗衡的,清代学者汪中在《述学·墨子序》中写道:“与九流之中,惟儒足与之相抗,其余诸子,皆非其比。”而《韩非子·显学》也载:“世之显学,儒墨也。”从韩非子到汉武帝,时间不过相去百年,而墨学竟然从举世显学一举坠入深渊,以致于往后漫长的时间里,墨子的名字,竟然极少为学者们所提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为君王集权专制扫平障碍的同时,也扼杀的中国文化的灵性与活力,从此之后的两千年中国文化,再也没有过先秦时代的高峰了。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