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与2002版的修改内容
编者说明:《荷载规范》2006版与2001版有局部修改,请结构设计人员根据本文,将原《荷载规范》GB50009-2001进行人工修改,《荷载规范》2006版为现行规范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458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3、3.2.5、4.1.1、7.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年7月25日
第8页: 1、第7、8行:注3条取消;
2、倒数第8行改为:
2)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的组合,应取1.0。
3、倒数第1行前增加一条:
3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第10页:表4.1.1中第8项:(2)条改为:
(2) 双向板楼盖(板跨不小于6m×6m)和无梁楼盖(柱网尺寸不小于6m×6m)
第11页:续表4.1.1中第11项:第(3)条改为:
(3)当人流可能密集时
第24页:第13行公式改为:
wk=βgzμslμzw0 (7.1.1-2)
式中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μsl----。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第41页;1、第6行:风压体型系数:改为:风压体型系数μsl:
2、第12行后增加一段:
注:上述的局部体型系数μsl(1)是适用于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A小于或等于1m2的情况,当围护构件的从属面积大于或等于10m2时,局部体型系数μsl(10)可乘以折减系数0.8,当构件的从属面积小于10m2而大于1m2时,局部体型系数μsl(A)可按面积的对数线性插值,即
μsl(A)=μsl(1)+[μsl(10)-μsl(1)]logA
3、7.4.1条改为:
7.4.1 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和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大跨度屋盖结构,均应考虑……。
第44页:7.5.1条改为:
7.5.1 计算直接承受风压的幕墙构件(包括门窗)风荷载时的阵风系数应按表7.5.1确定。
对其他屋面、墙面构件阵风系数取1.0。
第45页:7.6.1条改为:
7.6.1 对圆形截面的结构,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雷诺数Re的情况进行横风向风振(旋涡脱落)的校核:
1 当Re<3×105且结构顶部风速vH大于vcr时,可发生亚临界的微风共振。此时,可在构造上采取防振措施,或控制结构的临界风速vcr不小于15m/s。
2 当Re≥3.5×106且结构顶部风速vH的1.2倍大于υcr时,可发生跨临界的强风共振。此时,应按7.6.2条考虑横风向风荷载引起的共振效应。
3 当雷诺数为3×105≤Re<3.5×106时,则发生超临界范围的风振,可不作处理。
雷诺数Re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Re=69000υD (7.6.1-1)
式中:υ----计算所用风速,可取vcr值;
D----结构截面的直径(m)
临界风速vcr和结构顶部风速υH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υcr=D/TiSt (7.6.1-2)
式中:Ti----结构振型I的自振周期,验算亚临界微风共振时取基本自振周期Ti;
St----斯脱罗哈数,对圆截面结构取0.2;
μH----结构顶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ρ----空气密度(kg/m3)
6 当结构沿高度截面缩小时(倾斜度不大于0.02),可近似取2/3结构高度处的直径。
第46页:倒数第7、6行改为:
表7.6.2 中的临界风速起始点高度H1,可按下式确定:
(7.6.2-2)
第133页:第四行改为:
在应用(3.2.3-2)的组合式时,对可变荷载,出于简化的目的,也可仅考虑与结构自重方向一致的竖向荷载,而忽略影响不大的横向荷载。此处,对某……
第134页:倒数第12行:“建议取γG=1。”以后全段取消,另加一段:
在倾复、滑移或漂浮等有关结构整体稳定性的的验算中,永久荷载效应一般对结构是有利的,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应取小于1.0。但是,目前在大部分结构设计规范中,实际上仍沿用经验的单一安全系数进行设计。即使是采用分项系数,在取值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