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木兰诗》快乐学案2长春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上《木兰诗》快乐学案2长春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春版七年级上《木兰诗》快乐学案2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字音词义 唧(jī) 象声词,本文指叹息的声音。 杼(zhù)古时指织布机的梭子。 帖(tiě) 1、邀请客人的通知,如请贴,本文取此义,活用为“文告”。2、另读tiē,如贴子。3、另读tiè,字贴。 可汉(kè hán):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君主为可汗。 鞯(jiān): 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溅(jiān): 1、形容流水声。本文取此义。2、另读jiàn,如溅落。 燕(yān) 1、地方,如燕山,今蒙古人民共各国境同的杭爱山。2、另读yàn,如燕子。 骑(jì) 1、骑兵。本文取此义。2、另读qí,如骑马。 啾(jiū) 象声词,本文指马嘶鸣的声音。 朔(shuò) 北方。 柝(tuò) 打更用的梆子。 转(zhuǎn) 1、古代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本文取此义。2、现作改变方向、位置等。如转身。3、另读zhuàn如转动。另读zhuǎi如转文。 妆(zhuāng) 1、化妆。如梳妆。2、女子身上的装饰,如红妆。本文指此义。3、指嫁妆。如妆奁。 著(zhuó) 1、通“着”穿。本文取此义。2、另读zhù著作。 鬓(bìn) 脸两旁靠近耳朵的头发,本文泛指头发。 帖(tiē) 1、本文是通“贴”。2、另读tiě,如请贴。3、另读tiè,如啤帖。 雌(cí) 生物中能产生卵细胞的(跟“雄”相对。) 唧唧 形容叹息的声音。 复 再,又。 当 对着。 户 门。 机杼 织布机的转轴和梭子。这里指织布机。 惟 只。女:女子,这里指木兰。 军帖 军队的文告。 可汉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君主为可汉。 十二 这里形容数量多,不是确数。 爷 父亲。下文“阿爷”义同。 市 买。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 马笼头。 旦:早晨。 暮 晚上。 但:只。 溅溅 形容水流的声音。 燕山 山名。 胡骑 文中指北部入侵者的骑兵。 啾啾 形容战马嘶鸣的声音。 戎机 军机,军事。本文指战争。 关山 关塞和山脉。 朔 北方。 金柝 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铜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寒光 本文指清冷的月光。 铁衣 即铠甲,古代军人穿的带甲的护身装。 天子 即上文的“可汉”。 明堂 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接见诸候、选拔人才的地方。 策勋 记功。 转 当时官爵分为若干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强 多,余。 欲:想,想要。 用 当,作。 尚书郎 尚书省的高级官员。尚书省是古代管理国事的机关,下设若干曹,管某一曹事务的官员称尚书郎。 千里足 千里马,跑得极快的马。 儿 这时是木兰自称。 郭 外城。 扶:搀扶。 红妆 妇女的红色装饰,泛指艳丽妆饰。 霍霍 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象声词。 著 穿。 云鬓 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 帖 通假字,现写作“贴”。 花黄 当时妇女贴在额头正中的一种装饰。 火 通假字,现写作“伙”。 扑朔 跳跃的样子。 迷离 目光模糊的样子。 傍 靠近,贴近。 走 跑。 安:哪里,怎么。 二、背景知识 1.本文选自《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民歌和民歌体文人诗)的著名涛歌总集。共loo卷,12类。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宋朝人,生平事迹不详。乐府,本是古代音乐官署,起于秦、汉时,除掌管朝会宴飨所用音乐外,兼采民间歌诗、乐曲。后来将乐府机关所唱的诗称作乐府。以后,又将仿用乐府曲调、旧题写的诗叫乐府,后人又将“含乐”能唱的词或散曲叫乐府,如《东坡乐府》(苏轼词集)、《乐府群珠》(元明散曲集)等。 2.背景材料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 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由于北方各族统治者长期混战,反映战争的题材就要多些,有描写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苦难的,有歌颂剽悍的尚武精神的。特别是《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个传奇人物,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起,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壁”。汉魏六朝乐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奇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诗坛的面貌。它不仅开拓出了五言诗的新领域,而且对七言诗、歌行体以至律绝,都起了桥梁的作用。 【第二部分 整体感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