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遗传变异(2011生工)-wz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孟德尔 遗传变异——对立统一 遗传(heredity):相似——存在延续 变异(variation):差异——进化发展 可遗传性变异: 基因改变,基因型变异 非遗传性变异: 环境影响,表型变异 §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核酸与基因 基因(gene):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核酸序列 基因组(genome):生物体遗传物质中的全部基因总称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基础的 三大经典实验 Griffith的转化实验 T2噬菌体的感染实验 TMV病毒拆分重建实验 Griffith的转化实验 1928年,英国科学家F. Griffith 利用肺炎链球菌的R型和 S型,以老鼠做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能促使R型转变成S型, 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1944年,美国科学家Avery对Griffith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分析,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了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有加入 DNA,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T2噬菌体的感染实验 1952年,A.D.Herskey和 M.Chase T2噬菌体蛋白质含S无P,DNA中含P无S 35S,32P放射性标记T2噬菌体后,侵染无标记E.coli ,搅拌,离心 沉淀:细菌、32P;上清液:35S 对沉淀分离到的细菌继续培养,上清液测到32P TMV病毒拆分重建实验 1956年,F.Conrat以烟草花叶病毒TMV,霍氏车前草花叶病毒HRV混合重建 二、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 (一)存在形式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DNA 大多CCC(covalently colsed circular) dsDNA 染色体、质粒、转座因子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DNA 大多L(linear) dsDNA 染色体/质、转座因子 非细胞型微生物——DNA/RNA 多种形式 基因组 特殊情况:阮粒(prion) (二)遗传物质的复制方式 原核微生物:θ复制(染色体) 真核微生物:多个复制起点 病毒: θ复制,σ复制 三、质粒(plasmid) 质粒: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并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 基本特性 大多CCC(covalently colsed circular) dsDNA 自主复制(可游离也可整合入染色体) 具相容性和不相容性(干扰近缘质粒) 非细胞生长所必需,赋予细胞某些特性,如抗药性、致育性、重金属抗性等 质粒可自行消失或人工驱除 转移性,分接合型和非接合型 代表性质粒 F质粒——致育性 R质粒——抗药性 Col质粒——大肠杆菌素基因 Ti质粒——对植物细胞诱癌 巨大质粒——固氮 降解性质粒——降解特殊碳源 R质粒 分接合型和非接合型 接合型质粒=抗药转移因子(RTF)+ 抗药决定子(r-det) 非接合型质粒:只有r-det,没有RTF r-det可同时携带多种抗药基因 四、转座因子和转座 转座因子:又称跳跃基因,细胞基因组中能够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转座:转座因子转移的过程 普遍性:原核、真核中均有存在,有些噬菌体本身就是转座因子 §2 基因突变 一、常用概念及表达方式 基因(gene)和基因座位(gene locus) 基因组(genome) 表型(phenotype)和基因型(genotype) 单倍体(haploid)和二倍体(diploid) 二、基因突变及其规律 概念:生物体核苷酸序列发生了稳定可遗传的变化。 类型: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型,形态突变型,条件致死突变型,毒力突变型等 规律 1、自发性和不对应性 2、稀少性 3、诱变性 4、独立性 5、稳定可遗传性 6、可逆性:突变株、野生型菌株、回复突变 三、基因突变分子机制 自发突变 诱变:化学或物理诱变剂诱发突变 碱基对置换 直接作用:HNO2诱变机制 间接作用:5-溴尿嘧啶(5-BU)诱变机制 移码突变: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增减 染色体畸变:大段DNA损伤 物理诱变:紫外线诱变机制 (一)碱基对置换 HNO2诱 变 机 制 5-BU诱变机制 5-BU(酮式):T的类似物 (二)移码突变 (三)物理诱变:UV诱变 主要机制:T-T形成(链间、链内) 四、突变株的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Ames试验(补) Ames试验要点 1.用途:用于检测食品、饮料、药品等是否具有诱变作用(“三致”:致突变、致畸、致癌) 2.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hisˉ) 3.原理:药物作用于实验菌,如有诱变作用,则回复突变,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超过正常几率即为阳性 4.诱变和致癌:Ames试验阳性和致癌之间有十分明显的相关性(95%的致癌剂有诱变作用,90%非致癌剂无诱变作用) 5.优点:方法灵敏,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