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FI的调查诊断与处置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基本情况 男,2001年7月23日生 2001年10月2日口服OPV1剂 临床表现 2001年10月20日麻痹 左上肢、右下肢轻微运动 左下肢、右上肢正常 麻痹前有发热、腹泻、三天内注射史 有肢体感觉障碍 粪便标本 2001年10月24、25日采集双份 省实验室分离:脊灰病毒II型 国家实验室鉴定:脊灰病毒II型疫苗株 专家诊断 临床检查 双下肢肌张力低下,肌力左侧I级,右侧II级 膝腱反射双侧消失,跟腱反射左侧消失,右侧活跃 左侧足下垂明显 左上肢正常,右上肢肌力II级,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亢进 临床诊断 非典型性脊髓炎(右侧肢体、左侧下肢横断性脊髓炎) 疫苗病毒阳性 OPV口服后,肠道排出病毒长达数周或更长时间 服苗22、23天采集粪便标本,仍处于肠道排出病毒期内 调查结论:偶合症 * CCDC-NIP-AEFI * BCG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接种后2-6个月 接种部位同侧或腋下 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 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抗酸杆菌阳性,BCG株 淋巴结组织检查呈结核病变 治疗 淋巴结肿大 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 用异烟肼粉末或加利福平涂敷 大龄儿童可链霉素局部封闭 脓疡破溃趋势 及早切开,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 脓疡自发破溃,用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 癔症 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 运动障碍:阵发性抽搐、下肢活动障碍,四肢强直 感觉障碍: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 视觉障碍:视觉模糊、一过性复视或一过性失明 精神障碍:翻滚、嚎叫、哭闹 其它:阵发性嗜睡 处置原则 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 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 暗示治疗 物理治疗 尽可能在门诊治疗 发作频繁不合作者,请精神神经科医生会诊处理 群发性癔症 临床特点 急性群体发病 暗示性强 发作短暂 反复发作 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无阳性体征 女性、年长儿童居多 同一区域,同一环境、同一年龄组、同一精神刺激、同一时间发作 预后良好 防治对策及措施 宣传教育,预防为主 排除干扰,疏散病人 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 疏导为主,暗示治疗 仔细观察,处理适度 案例分析 某年6月17日小学接种甲肝疫苗 1名12岁女生接种后2-3min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麻木等症状 当晚收治相似症状学生23名,7-12岁 次日其它学校住院学生数迅速上升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气喘、四肢麻木为主 部分学生心率减慢 个别学生四肢抽搐 很多学生心肌血清酶升高 调查结论:群发性癔症 * CCDC-NIP-AEFI * 偶合症 常见偶合症 急性传染病 内科疾病 神经精神疾病 婴儿窒息或猝死 鉴别与处置 接种灭活疫苗,不可能引起相应疾病 接种活疫苗,需结合临床资料、病原学及其它检查 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由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 明确偶合症诊断后,向受种者耐心解释 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 病因 病毒感染 呼吸系统病变致使呼吸驱动力下降导致肺泡换气不足和缺氧 呼吸道阻塞,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加而致肺泡萎缩,通气换气障碍 心血管系统病变 胃食道返流 辅酶A脱氧酶缺乏,脂肪代谢异常 家族遗传因素 免疫缺陷 其它:如母服鸦片、吸烟、分娩时产程短、有窒息或羊水污染及宫内感染等 临床特点 多见于1月龄至1岁的婴儿,尤以2~4月龄常见,其中90%死于6月龄前,男性稍多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见于春、秋末和冬初 人工喂养儿多于母乳喂养儿,早产儿多于足月产儿,尤其出生体重<1900g者 病前多有轻度上感,或轻度发育异常 在睡眠中突然死亡,有的病例有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缺氧等 维生素K缺乏 发病机理与临床特点 发病机理 VitK激活体内凝血因子 VitK缺乏:凝血障碍、人体出血,颅内出血,死亡 体内凝血酶原降低30%时有出血倾向,减少至20%自发性出血 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烦躁不安、异常吵闹,特殊尖叫 多有嗜睡、昏迷、呕吐、全身抽搐 颅内出血、肌内注射部位出血不止 可伴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 晚发性VitK缺乏 2周-3月龄,1月龄母乳喂养儿多 发病率4~10/万活产儿 农村多发,颅内出血最常见 预防措施 新生儿出生后lh开始,每次口服VitK2mg,共10次,每次间隔10d,或 给乳母每次口服10mgVitK,共10次,每次间隔10d 孕妇多食用富含VitK的食物 必要时妊娠34周后口服VitK1,每日20mg,每天1次,至分娩 乳母未使用VitK者,建议检测有无VitK缺乏;如缺乏,及时补充 危险! 农村地区 母乳喂养儿 第2剂HepB 预防接种突发死亡的处理 稳定家长情绪,缓解矛盾,避免形成对峙 立即赴死者家中对家长表示关心和慰问,了解情况,尽快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