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微信“标题党”的现象和危害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中涌现出一个特殊群体――“标题党”,他们为博取受众眼球,大肆制作耸人听闻、题文不符的新闻标题。[1]本文针对微信中的“标题党”现象及给受众带来的危害做简要分析,希望能引起广大受众对“标题党”的注意,增强辨析力,不受其侵扰。
关键词:“标题党”;微信;危害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7-2-0045-02
一、微信“标题党”概念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新闻传播中涌现出一个特殊群体――“标题党”,他们为博取受众眼球,大肆制作耸人听闻、题文不符的新闻标题。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Web2.0时代已经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1]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产品,腾讯微信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为自媒体提供了宣传和推广的平台,使得微信具有了媒体性质,微信中的“标题党”也应运而生。
对“标题党”概念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认为其为一类特殊的新闻标题,指在网络传播中利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等各种极端耸人听闻的手法来制作帖文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点击的做法。此类标题往往严重夸张失实或打黄色擦边球与文章内容则完全无关或关系很小。[2]另一种将其理解为一类新闻工作者的总称,指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或媒体上制作引人注目的标题来吸引受众注意力,点击进去发现与标题落差很大而又合情合理,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网站编辑、记者和管理者。[3]
总的来说,“标题党”也就是传播者在新闻标题上做文章,不顾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制作出来的一类“特殊”标题。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标题党”现象在网络中尤其显著,也给用户和网络环境带来了危害。本文通过阅读关于“标题党”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内容归类总结,并特别分析热门社交软件微信中“标题党”的现象和叙事方式以及给受众带来的危害。
二、微信中的“标题党”现象
由于微信具有私密性等特点,以及公众号的粉丝量与商业利益直接联系,因此微信中的“标题党”现象比普通的网络传播中“标题党”现象更加突出。传统媒体的新闻呈现方式是“标题+内容”组合,常常是一一对应的。而微信中的新闻则不然,它是由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用户及用户在朋友圈中转发的。每一次的推送和转发只显示标题而不显示内容,也就是说标题和内容不在同一个空间上,用户对内容阅读与否完全取决于标题的吸引力。
(一)套用网络热词
传统媒体的标题一般都很正规,不仅有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之分,而且有实题和虚题之分。然而在微信当中,由于手机屏幕的限制以及网络用户快餐式阅读的习惯,微信的标题往往简短、直白和通俗,用极简的词语进行概括,从大众化的口语里提炼出通俗易懂的标题,有的人尤其喜欢使用网络热词和流句式。例如:萌萌哒,滚粗,节操碎了一地,我带着你你带着钱等等。此类标题以使用网络热词为手段,吸引用户的眼球,这样往往忽略新闻的核心内容,标题不能够起到提示和评价的作用,不利于用户阅读。同时,由于一些网络热词过于口语化、庸俗化,过多地使用网络热词标题就会拉低微信的整体水平。
(二)使用耸人听闻的灵异之词
微信发布者常常抓住人们猎奇、求刺激的心理,制作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这类标题的制作者似乎非常钟爱灵异气氛,无论从配图还是标题的叙述都与“恐怖”“鬼”“深夜”产生联系。例如:“胆小勿点,北京灵异之地要来看看吗?”“灵异,万达门口男子神秘消失!”“高速公路有鬼在追我,恐怖的背后……”然而这些标题往往都是虚张声势,点开之后会发现内容其实很平常。比如第一个新闻内容只是在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的历史渊源,作者就究其某一个细节大做文章,生出了“灵异之地”一词,惹得用户产生无限想象。微信中容易出现类似现象,是因为微信中的传播建立在熟人圈的范围,这也与监管力度不到位直接有关。
(三)使用情色庸俗之词
在传统媒体或者普通网络媒体当中,也有类似标题出现。这一类型的标题通常尽可能多地罗列一些诸如“走光”“露点”“爆乳”“劈腿”等暧昧性的词语,将其与热点新闻人物联系起来,以博取读者眼球,这一类型标题在娱乐新闻中更为常见,也是新闻“娱乐化”的重要表现方式。[4]然而,通过阅读内容就可以发现,这些词语只会表达新闻内容中很小的细节,有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记者就可以以此大做文章,使得标题更加低俗化。
在微信当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情况,在情色庸俗之词的使用上更加明目张胆。无论内容如何,这类“标题党”总会和情、色沾边,有的甚至标题一套、内容一套,常常打擦边球。[1]比如,“一个饥饿的男大学生,敲开一位性感美女的门后,竟然发生了……”然而,这篇文章的内容讲的是一个穷学生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