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8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8.2 结构措施 1.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一般建筑物的白重占总荷载的50%~70%,因此在软土地基建造建筑物时,应尽量减小建筑物自重,有如下措施可以选取: (1)采用轻质材料或构件,如加气砖,多孔砖、空心楼板、轻质隔墙等。 (2)采用轻型结构,例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型钢结构以及轻型空间结构(如悬索结构、充气结构等)和其他轻质高强材料结构。 (3)采用自重轻、覆土少的基础形式,例如空心基础、壳体基础、浅埋基础等。 §2.8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8.2 结构措施 2.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 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利用挖除的土重去补偿一部分、甚至全部建筑物的重量,有效地减少基底的附加压力,起到均匀与减小沉降的目的。此外,也可通过调整建筑与设备荷载的部位以及改变基底的尺寸,来达到控制与调整基底压力,改变不均匀沉降量。 3.增强基础刚度 在软弱和不均匀的地基上采用整体刚度较大的交叉梁、筏形和箱形基础,提高基础的抗变形能力,以调整不均匀沉降。 §2.8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2.8.2 结构措施 4.采用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 采用铰接排架、三铰拱等结构,对于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不会引起过大附加应力的结构,避免结构产生开裂等危害。 5.设置圈梁 设置圈梁可增强砖石承重墙房屋的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挠、抗拉、抗剪的能力,是防止墙体裂缝产生与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地震区还起到抗震作用。 * * * * * * * * * 【例1】 某厂房柱子断面 600mm×400mm。基础受竖直荷载设计值 F=800kN,力矩设计值 220kN · m,水平荷载设计值 H=50kN。地基土层剖面如图所示。基础埋置深度 2.0m。试设计柱下刚性基础。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解】(1)地基承载力修正 粉质粘土液性指数 粉质粘土孔隙比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按中心荷载初估基地面积 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3 倍: A=1.3Al=6.04m2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3)验算基底压力 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础的总垂直荷载 基底的总力矩 总荷载的偏心距 按公式计算基底边缘最大应力: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不满足要求 (4)修正基础尺寸,重新进行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尺寸采用 基础及回填重 基底的总竖向荷载 荷载偏心距 基底最大边缘应力 最大边缘应力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基底平均应力 (5)确定基础构造尺寸 基础材料用C15混凝土基础,基底平均应力p≤200kPa,台阶宽高度允许值1:1.0则基础高度 做成3个台阶。基础构造见下图。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例2】某砌体承重结构, 底层墙厚 490mm,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主 0.00 标高 ( 室内地面 ) 的竖向前载 Fk=310kN/m,室外地面标高为-0.30m,建设地点的标准冻深 1.5m,场地条件如下:天然地面下 4.5m 厚粘土层下为 30m 厚中密稍湿状态的中砂,粘土层的 e =0.73,? =19kN/m3,w=28%,wL=39%,wp=18%,ck=22kPa,?k=18o,中砂层的? =18kN/m3, ?k=30o,试设计该基础(基础材料自选)。 【解】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特强冻胀土 §2.6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设计 【例3】条形基础如下图所示,埋置深度为 2m,持力层厚度为 3m,地下水 位在基础底面处。基础自重和基础台阶上土重的平均重度 ?G 为 20kN/m3。已知传至 基础上(地面)的竖向轴心荷载 Fk=400kN/m,弯矩 Mk=30kN·m/m。地基土的指标见下表。试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持力层和下卧层土的指标 1. 持力层土的液性指数 IL 最接近于何值 ? A. 1.00 B. 0.50 C. 0.67 D. 0.75 层土 γ/kN/m3 w/% e wL wP IL Es/MPa 持力层 19 27 0.80 35 19 ? 10.0 下卧层 17 40 1.29 38 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 第八章 先进复合材料.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单元《压强》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复合材料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导论.ppt VIP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冠心病的介绍与治疗PPT.pptx VIP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2.3 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pptx VIP
-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pptx VIP
- 202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