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 李志奎 我国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台前临床抗菌药物状况调查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60%-90% 广谱抗生素和联合用药>58% 住院药费占总额比例>50% 我国ADR 死亡率20万人/年 其中40% ~抗菌药物 我国3万儿童/年药物性耳聋 其中>95% ~氨基糖苷类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1 细菌产生耐药性 2 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3 药不对症,感染加重恶化 4 引起药源性不良反应, 轻者感到不适, 不便, 重者致残, 死亡 5 浪费药物资源, 增加医疗费用负担 国家《指导原则》颁布意义 我国首次颁布的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性文件 对指导我国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规范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 -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 -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指导原则》内容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管理 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国内临床各类抗感染药物应用比例 抗菌药物 比例(%) ?-内酰胺类 50.9 头孢菌素类 31.9 青霉素类 19.0 喹诺酮类 19.6 氨基糖甙类 8.4 大环内脂类 4.0 其他 17.1 调查范围 患者使用频率 占药品总经费比例 (%) (%) WHO 20 ~ 30 15 ~ 30 国内 50 ~ 80 25 ~ 45 细菌为什么会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细菌产生抗生物质 人类提取这种抗生 物质制成抗生素 细菌被抗生素诱导 产生灭火酶或改变 代谢途径以求生存 人类开发新抗生素细 菌不断受到选择压力 抗生素与细菌不断 在新基础上相互作用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耐药细菌变迁: 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引起感染增多 B.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在世界范围传播; C.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出现;D.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显著增多,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等E.头孢菌素酶(AmpC酶)耐药细菌感染出现。阴沟、产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椽酸杆菌等。F.MDR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 细菌耐药机制 1 细菌产生灭活酶灭活抗生素 2 细菌降低外膜通透性 ,阻止或减少抗生素进入菌体 3 细菌增强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菌体的抗生素泵出菌体外 4 细菌改变靶位蛋白,如产生亲和力极低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不与抗生素结合 抗菌药物不合理或不恰当使用原因分析 1. 缺乏正确的病原学诊断的依据 2. 对发热病人不作常规细菌学与病毒学诊断性检验,使临床上普遍存在把抗菌药不恰当地用于非细菌感染病人。 3. 缺少可指导经验治疗的细菌耐监测研究资料。 抗菌药物不合理或不恰当使用原因分析 4. 对医生没有定期的知识更新再教育,使许多医生不易做到恰当的经验治疗。 5. 某些信息的误导。 6. 受其它非技术因素的影响 恰当的细菌耐药检测对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 1. 提供本国、本地、本院细菌耐药状况,耐药率和敏感率的高低可帮助医生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 2. 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可获悉那些致病前容易或不容易发生耐药性,其耐药性发展与那些抗生素过多使用有关,可据此制定抗生素调整政策。 恰当的细菌耐药检测对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的重要意义 3. 可从抗菌作用与敏感率比较中找出对耐药菌有效抗菌药物。 4. 为研究开发新药提供重要线索或思路,促进新药开发。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