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中山区酒用高梁泸糯8号、青壳洋高产栽培技术.docVIP

西南中山区酒用高梁泸糯8号、青壳洋高产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中山区酒用高梁泸糯8号、青壳洋高产栽培技术   罗先锋 周 华   1 概述   后山镇处于四川省叙永县南面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农作物种植海拔660~150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耕地面积3266hm2,其中水田500hm2,旱地809hm2。旱地作物以玉米、茶叶、烤烟、马铃薯、油菜、蔬菜为主。后山既是农业大镇,又是矿产品储量丰富的乡镇。近年来受国家生态资源保护政策的影响,大部分工矿企业关停并转,在保护了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了农民收入,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困难。由于种粮比较收益偏低,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结合泸州市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开始发展酒用高粱,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县农业局粮油站的指导下,2010年开始种植酒用杂交高粱泸糯8号和常规高粱青壳洋。至2014年,在全镇适宜种植区累计种植高粱230hm2,产量122.55万kg,总产值504.86万元。其中高产示范面积79hm2,产量54.18万kg,产值229.63万元,高产示范片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镇高粱的44.21%、45.48%,表现出了较好增产优势和增收效果。   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泸糯8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糯不育系45A与糯恢复系35R配组育成的一个具有高产、抗病、糯质、早熟、再生力强及适于南方生态条件种植等特点的突破性高粱杂交种,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农艺性状好,生育期短,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青壳子洋高粱短5天左右。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品质好出酒率高的特点。增产优势显著,增收效果明显[1-2]。青壳洋高粱是常规品种,具高产,出酒率高,酒质好,株型紧凑,适合南方多熟制旱地间套红苔和豆类,抗性强耐膺薄的特点[3]。由于我镇属于中山区,种植海拔较高,培育再生高粱的条件不适合。因此,根据泸糯八号、青壳洋的品种特性,从着力提高单季高粱产量出发,总结出西南中山区以泸糯8号为主的酒用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期早播。据气象资料,3~4月我镇降水较多,气温稳定通过12℃一般在3 月中旬,因此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3月20日左右,抢晴播种。   2.2 培育壮苗。根据土地、人工安排,采用肥团育苗、方块育苗、塑料软盘育苗和撒播育苗等方式。采用撒播育苗时,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壤土作苗床地,精细整理平整,施足清粪水,按200cm开厢,厢面135cm,每4.5m2厢面播种量75~100g。播种时用旱育保姆1包(350g)拌种1.5kg,撒播。播种后盖1cm厚细土,然后起拱盖膜。出苗后加强管理,确保苗齐、苗壮。为加强育苗管理,在高产示范区采取集中育苗的方式。   2.3 适时移栽。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我镇气温稳定通过15℃,因而选择移栽苗龄30~35天,一般在5月5日后移栽结束。   2.4 合理密植。泸糯8号净种作栽植3000窝/667m2,行距66~70cm(或宽行82~85cm,窄行50cm),株距33~35cm。每窝栽2株,每667m2栽6000株左右,与蔬菜套作的栽5000株/667m2。“青壳洋”应适当密植,净作栽植3500窝,行距66~70cm(或宽行82~85cm,窄行50cm),株距26cm,每窝栽2株,每667m2栽6000~7000株,套作的栽5000~6000株/667m2。   2.5 科学施肥。经近年来对全镇种植土壤肥力测定情况,实施配方施肥技术。根据高粱的需肥规律,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磷肥全部作底肥,氮肥和钾肥按3?U3?U4的比例,即底肥30%,苗肥30%、拔节孕穗肥40%施用。一般地块每667?O施优质土杂肥1000kg,人畜粪2000~2500kg,尿素22~26kg,磷肥40~50kg,钾肥10~12kg。   2.6 病虫防治。高粱苗期到抽穗开花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高粱条螟、桃蛀螟、大螟和蚜虫;主要病害有高梁炭疽病、纹枯病等。防治重点以苗期和穗期病虫害防治为主,具体防治时间和技术根据县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组织实施。为确保高粱产量和质量安全,推广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一是采用诱杀的方法,即用玉米面1500g加90%杀虫单原粉50g,诱杀地下害虫;每667m2安插黄板20张诱杀蚜虫;在核心示范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桃蛀螟、大螟、高粱条螟等具趋光性的害虫。二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如甜核苏芸菌可湿性粉剂30g/667m2、1.8%阿维菌素乳油80~100ml/667m2,及高效低毒低残化学农药氯虫苯甲酰胺10ml/667m2等防治穗部害虫。三是选择使用25%脒鲜胺乳油80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