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以军:都市梦游者的呓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骆以军:都市梦游者的呓语   黑色圆领T恤、米色棉布裤,和人讲话时眼神清澈而真挚,47岁的骆以军脸上并无同龄人特有的“社会表情”。他不会“掉书袋”般书写文字,以此展示自己的博学,他早已说过自己是“经验匮乏者”;对于每一个书写者而言,写作或有边界,而他的文字却是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无边无界,因为他是都市梦游者,那些他所写下的文字皆是梦境中的呓语。骆以军当然是讲故事的高手,但文字中的那些画面总被他塞在差异化的时空之中,满目皆是令读者心生恐惧的遣词造句、奇幻隐喻。那些似真似假的故事犹如俄罗斯套娃般不断衍生,至于故事的拼按他交给了读者。   这几年,骆以军频繁来京,彼此见面次数也渐渐增多。记得初识,他说自己见到生人容易紧张,后来彼此相熟才发现他的滔滔不绝,各种文学观念、文坛掌故纷至沓来,让人难有插话的机会。他常说自己也会犯错、也会抑郁,人生也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挫败。但他梦想要写好小说,只要找到真心的自我即可。对骆以军的喜爱或许不仅仅只是他笔下的文字,而是这个书写者,总能让人深深感到一种发自本能的真,难能而可贵。   砸碎的时光   1949年,骆以军的父亲从南京撤往台湾,自此游走在别人的梦境里。他始终觉得自己是父亲在“一场奇怪的梦里生出来的孩子”,生活在历史夹层中的台湾外省二代。“我童年生长的年代,很贫乏很无趣,一如砸碎的时光。”   高中时代的骆以军,胡子拉碴、抽着烟,每天跟着那些他口中的“人渣朋友”蹲在教室楼梯口,无所事事,胡思乱想。“我爸是老师,为人很正派,他帮很多学坏的孩子走上正道,但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是这样。”从叛逆高中生到进入大学后个性变得羞怯,总认为自己这辈子注定是个失败者的骆以军,通过阅读进入了文学世界中,他形容自己犹如哪吒上身。“我的文学启蒙比较晚,刚好在十八九岁,台湾‘解严’前后,整个人好像脱胎换骨走向文学,之前我就是一个完全不看书的小混混。”骆以军的文字中,最常出现的场景是当年在台北阳明山文化大学宿舍读书的图景,漫天大雨、雾气迷蒙。他埋在书堆里,因看不懂那些艰涩文字,便“用功”重复抄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福克纳,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作家的文字。“对我来说,抄写小说就是阅读,我透过他们的眼界看世界。我用抄写的过程把阅读节奏变慢,把阅读时间拉长。”那些年骆以军生活的全部就是读书、抄书。“我用很长时间在独自看书,也没有写书,最后到了二十六七岁才写出一本小说。”   1987年台湾“解严”,随后的10余年生发出一波波大陆热。老一辈的鲁迅、老舍、沈从文,新一代的莫言、阿城、余华成了这场大陆热中的文学代表。“台湾‘解严’后,真是一种思想视野的打开。从大陆作家的作品中读到的或许只言片语,却像电影镜头、雾中风景一样呈现出一个既近又远的大陆。他们的写作经验,对我来讲从未经历,陌生而新鲜。”骆以军开始试着写下文字,借助阅读来挖掘记忆。接下来的人生,结婚、生子、父亲故去,无论那一段生命历程,对他而言都如虚实交错,进而在他惯用的A4纸上写下狂乱虚构真实的文字。   2005年起,骆以军用4年时间写下45万字的长篇小说《西夏旅馆》,他把自己对父辈那代人大迁移的模糊经验、对故乡南京的认知、对愁别离散的想象,写进了那个神秘消逝在11世纪的西夏王朝,这部长篇也令他在2010年荣获第三届红楼梦文学奖。骆以军自认是“经验匮乏者”,文字中没有宏观的叙事蓝图,他们这一代书写者早已没有了时代赋予的优势。“当你的经验不是你的经验,是父辈口中的故事,或是别人书写中的情景,怎么样用书写这个形式虚实糅和,这是我要去做的。”一如他在获奖感言中所说,只有小说才可能演绎迷宫般的完满宇宙。从台北阳明山到新北深坑,从乡下搬到城里,娶妻生子,家事操劳。如今骆以军的时间被划分得七零八落,他的阅读与写作,一半是是在家中书房,另一半则是在台北街头的咖啡店。似乎一切都与昔日相同,依旧是砸碎的时光。   发光的房间   听骆以军讲话常有种非常迷离的感觉,他不止用文字创作小说,也在构建一个情景。他的话语不断从主线延伸开去,织成一张密集的网,一不留神就将听的人困在他建构的情境之中。或许这正是他在台湾五年级书写者中最独特的地方。   《发光的房间》是骆以军的一篇短文,精湛的开头,迷人的故事,意料之外的语言和叙事。这也是他记忆中高中生活的场景。那时,每当夜幕降临,骆以军和他的“人渣朋友”蹲在教室楼梯口望着对面大楼上演着的“家庭剧场”。屋里的一家四口总是裸着身体,这个发光的画面成为他萌动的少年时光最敏感刺激的记忆。“这个发光的家庭剧场,像魅影一样存在我少年脑海里面的画框,这是我小说操练的密室。”此后他从事创作,不断学习写作技艺就是希望能把这记忆中,当初无法言说的交织于暧昧、情色、真实、梦幻边界的时空剧场一一重建。交谈中谈及现在很多小说,读者不愿意读,骆以军认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