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胶体化学 胶体化学在医学上意义: 在人体中,生命物质蛋白质、核酸等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哺乳动物的乳汁是油脂和酪蛋白等物质分散在水中所成的乳状液; 药物制成乳状液,具有易吸收、疗效好的优点。 金溶胶分离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分散系统简介 一、分散系统 (一)分散系统 1.定义: 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dispersed system)。 2.示例 水滴→ 空气→ 云雾; 聚苯乙烯→水→乳胶; 糖→ 水→ 溶液。 (二)分散相与分散介质 1.分散相: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dispersed phase)。聚苯乙烯、糖 2.分散介质: 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dispersed medium)。空气、水 二、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相粒子:分为真溶液、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 表1 分散系的分类 表1 分散系的分类(续表1) 表1 分散系的分类(续表2) 胶体分散系 溶胶 高分子溶液 缔合胶体 第二节 表面自由能和吸附现象 不同的相 → 界面 → 界面现象 (表面现象) → 表面自由能 一、比表面积、表面自由能和比表面自由能 (一)比表面积(比表面) ①物质表面现象→表面自由能; ②表面自由能→表面积 ; ③表面积 → 分散度。[买西瓜] 1.分散度 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分散的程度。 分散度常用比表面来表示。 2.比表面 :为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 S0 = A / V 式中S0——物质的比表面 A——物质的总表面积 V——物质的体积 比表面越大,则分散度越大。 问题1: 1g水的表面积大,还是1kg水的表面积大? (二)表面自由能 1.比表面和表面能的关系 表面积愈大,则表面能愈大;而对一定体积的物质,比表面愈大,则表面能愈大。 表2 水滴分散后表面积和表面能的变化 2. 表面能和表面现象 表1中, 当半径r =0.62cm水滴→ r = 1×10-7cm水雾, 比表面自由能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对系统所做的非体积功等于系统自由能的增量, 即 dW′ = dG总 G总 = G内 + G表 在温度、压力、系统组成不变时, G内为常数 dG总 = dG表 = d(σA) =σdA + Adσ 式中A—系统的表面积 , σ —比表面自由能: 在等温等压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 表面自由能的增量,J·m-2 。(σ 0)(表面张力:N·m-1) 2. σ、 A和自发过程的关系 dG总 = dG表 = d(σA) =σdA + Adσ (1)当σ一定时(系统组成不变), dG=σdA, dA 0 →dG 0, 即表面积缩小过程是自发过程。(小晶体→ 大晶体雪;小液珠→ 大液珠) (2)当A一定时(固体、液体吸附), dG = Adσ, dσ 0,dG 0,即比表面能(表面张力)减小过程是自发过程。(吸附杂质 → 降低σ) (3) σ和A均减小。(液体黏附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现象:农药在叶子上铺展) 二、吸附现象 (一)基本概念 1.吸附 物质在两相界面上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2.吸附剂 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等。 3.吸附质 被吸附的物质。 (二) 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吸附与解吸 (二)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2)吸附的热力学特征 ΔG 0,ΔS 0,ΔH 0, ΔG =ΔH -TΔS ∴低温吸附,高温解吸。 (3)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其特点 表3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特点 2.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1)吸附剂、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规律 ①极性吸附极性,非极性吸附非极性—相似相亲原理; ②在溶剂中溶解度小的溶质易被吸附,反之相反; (2)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类型 ①分子吸附 色谱 ②离子选择吸附 某种离子 ③离子交换吸附 (三)液体表面上的吸附 1.定义 溶质加入液体中,溶液表面的浓度与其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 2.类型 两种类型,三种情况,见图2. (1)无机盐及多羟基有机物: 水的表面张力σ升高, 其表层浓度内部浓度, 为溶液表面的负吸附。 (2)醇,醛,酸,酯:水的σ缓慢降低;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水的σ先急剧下降,后基本不变。 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麦EK318.操作手册.C01.220905.pdf
- 五马先生纪年.docx VIP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南大学.docx VIP
- 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pdf VIP
- 场地设计作图题-一级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真题精选.docx VIP
- 小学环境教育:校园内水体污染调查与水质保护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阿迪达斯(Adidas)品牌现状分析与二次增长战略规划.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及应用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3 same or different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濒危古树评估与抢救保护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