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刚在会议室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卢刚又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忌恨已久的“竞争对手”——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山林华博士,他一连朝山林华的头部和胸部开了数枪,山林华当场死亡。 卢刚在第一现场枪杀三个人之后,又来到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教授。在确认系主任已经死后,他又跑回三楼第一现场,以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当时有几个老师和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卢刚在门口挥舞手枪喝令他们出去,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之后,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又冲进大学行政大楼,推开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的办公室,朝她连开数枪,同时又重伤要报警的副校长秘书,然后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0分钟,卢刚打死五人,重伤一人,自己自杀。 维纳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可控制 特定的努力 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 老师的偏见 他人的偶然的帮助 不可控 特定的能力 心境与情绪 考试难度 一个人的运气 表1:改进后的归因模型(Weiner 1982) (三)凯利的立体归因理论(Cube theory) 1967年,在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凯利(Kelly)提出了自己的三度归因理论,也叫立方体理论。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 行动者(actors) — 刺激物(stimulus objects) — 环境背景(contexts) 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 行为是否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一致性信息 (consensus information)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与他人行为一致。 区别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 个体在不同情形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 凯利归因理论的一个实例 语文差 其他同学语文也差 (一致性高) 该生语文成绩一直都差 (一贯性高) 该生只有语文不好 (区别性高) 其他同学也语文不差 (一致性低) 该生语文成绩一直都差 (一贯性高) 该生所有科目都不好 (区别性低) 归为外因 (例如老师教得不好) 归为内因 语文差 例如,我们看到某人在看电影是发笑,在进行归因时,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是看这个电影才发笑,还是看所有的电影是都发笑,这是区别性信息;这个人是在看电影时才发笑,还是在别的场合也爱笑,这是一贯性信息;是在场看电影的所有人都笑,还是只有这个人笑,这是一致性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阿瑟的研究结果(看见小丑发笑) 条件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归因 1 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 高~她总是对他发笑 低~别人很少发笑 人:玛丽(86%) 2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高~她总是对他发笑 高~别人也发笑 刺激物:小丑(61%) 3 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 低~她以前几乎没对他发过笑 低~别人很少发笑 情境/环境(72%) 通过对三方面的信息的分析,我们对人做出正确的归因 行为信息 归因类型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低 高 低 人 高 高 高 刺激物 高 低 低 情境 凯利提出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普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期望,需要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出归因,适用性. 并且,因人而异。例如,抑郁病患者总是否定自己。 归因中的认知经济原则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那么,有哪些心理策略和捷径呢? Tversky Kahneman(1973)提出两个启发法原则 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再如,医生在诊断病情时会使用可得性法则,不同疾病进入他们脑海的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代表性启发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